May 25, 2007

Wright Plus Walk 2007

Frank Lloyd Wright(1867 - 1959)是世界最著名且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其以人性自然為中心、利用極簡的幾何圖形及融合日本風格的設計,擺脫當時美國的主流走向,受到空前的歡迎,與師Louis Sullivan和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並稱美國三大建築師。

在約紐的Guggenheim Museum(古根漢博物館),簡單卻前衛的鸚鵡螺造型,是其代表作品之一。位於 Pittsburgh(匹茲堡)附近的Fallingwater(落水山莊),更是完全展現出他個人風格的代表作品。整棟房子橫跨於瀑布之上,自然地融入周圍的樹林之中,水平延展式的設計,隱密式的入口,無一不是他的代表特色。

在十九世紀末,Wright在芝加哥西郊的Oak Park,結識第一任妻子,並建造了他第一棟住房,兼作他的工作室,他頭二十年的設計生涯,就在這裡渡過。同時,他為不少當地居民設計住家,於是Oak Park成為欣賞他作品相當重要的景點之一。

除了自己偶爾和朋友來這裡逛逛,只要有親朋好友來芝加哥玩,Oak Park也都被我列入推薦的景點之中。但是很可惜的,除了Home and StudioUnity Temple是可以讓一般民眾參觀之外,其它Frank Lloyd Wright設計的民房,是無法進入的。那些屬於私人的產業,絕大部分目前都有人住在裡頭,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進去參觀的。雖然我到Oak Park也四五次了,但也都只能在外面晃晃,看看房屋的外觀,想像一下室內的情景。

不過,每年有一天,就只有一天,這些私人房舍會開放給外人參觀,只要能夠買下這不低的票價,就有機會進到室內來參觀。今年的開放日是在五月十九日,早在一個多月前,就賣掉四分之三的票了,我心想不趕快出手不行,問了所有在這裡認識的朋友,結果只約到兩位。就算只有我一個人也是要去的,因為天曉得這一生還有沒有機會了。

當天起了個大早,八點從家裡出發,開車北上,兩個多小時後到達Oak Park。天氣算是很棒,晴空萬里,氣溫宜人,走在Oak Park感覺相當的舒服。參觀的人潮比想像的多的多,每棟房子前都是大排長龍,雖然聽說賣出去的票是250張,但總覺得這個人數應該是有三四倍之多。等待在隊伍之中,和朋友聊天閒扯,拿著相機隨手拍照,跟著人群魚貫向前。整個參觀的行程安排的相當不錯,排到隊伍的前頭,就會以幾人為一組,由工作人員領入房子內。進入屋內,參觀的路線是已經被設計好的,每個房間都會有人專門講解,二到三分鐘,就往下一個房間前進。

有些房子從外觀看起來,就是很有設計感,有些看起來就是平凡無奇,但是一走進那些平凡無奇的房子中,就發現不可貌相,裡面的裝潢格局,讓人或驚豔或羨慕或嚮往,內部的每個細節,都展現出屋主或是設計師的品味。有位屋主應該是醉心於東方文化,所有的傢俱和擺設,都是中國或日本的東西,青花瓷,佛像,屏風,浮世繪;天花板的橫梁和沙發椅,有相同的幾何造型,角落的吊燈,巧妙地融合在這幾何圖形之中;Frank Lloyd Wright慣用的幾何圖形窗櫺,和椅背極高的餐桌椅;房間的牆壁打通成一條走廊,讓人站在房屋這頭的窗戶,可以直接看到另一頭的窗戶... 等等。

Frank Lloyd Wright的設計有幾個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的特色。最常聽到解說員提到的一個字,就是horizon(地平線)。Frank Lloyd Wright喜歡做水平延伸式的設計,所以不單單是屋簷特別向外延伸,連一般閣樓尖型的屋頂,經過他的手,也被壓扁拉伸成鈍角三角形。上面這個照片也明顯地看出,他所使用的磚頭都特別扁長,而且在砌起來的時候,磚頭間接合的水泥,垂直的部分顏色很淡,水平的就比較深,這樣在視覺上就可以造成很長的水平線效果。室內的橫梁,也刻意地相互連結起來,讓人無論走到那裡都看得見這條水平線。房子的正門,有別於一般房子的正門都在正面中央,一眼就可以找到,他設計的正門都有一定的隱密性,不在正面,通常到經過一個轉彎才能走到門前,而且門面很小,根本就不像是一般高大寛廣的大門;而且就算是室內,門房或是連接房間與房間的通道,頂上都會離奇的低,身高一百八以上的人一定會撞到,這樣的設計理想,是讓人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低著頭通過門廊後,就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相當可惜的,所有的室內都是不準拍攝的,似乎也沒有書籍或畫冊有這些照片(至少在這裡的商店沒有看到),想到看的話,真的也只能在每一年的某一天,專程過來親眼見見。所以說,所費不貲的票價,是完全值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