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29, 2007

IndeeseeSanfrancouverPei

回家,應該是懷著愉快的心情,一趟令人期待且能夠放鬆心情的旅程。但是,世間有一條通則,「凡事都有例外」,而且常常都在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幸運」的情況下,就來到自己的頭上。

美國中西部的冬天是寒冷的,下雪是很常見的事,但是暴風雪卻不是天天都有的事情,一年可以有兩三次暴風雪,就足以讓人覺得今年的冬天是很可怕的。如果不幸地,要搭飛機的日子撞上暴風雪,那就可有得受了。一旦遇上這狀況,受影響的都是上百,甚至上千的班次,上萬名旅客的班機都要重新安排,在寒假,臨近耶誕節的時刻,這對航空公司更是一大考驗,如何要把這些因暴風雪沒得飛的旅客,塞進其它班班滿座的飛機。

如果一年只有二次暴風雪,而你一年也只搭飛機三次,要遇上一次這樣的情況,就知道機率有多小了。如果說,這兩次的暴風雪全都剛剛好撞到你要搭飛機的日子,這個機率應該可以跟中大樂透的機率相比了吧!沒錯,這是我第二次遇到這個狀況了。

今年春假去東岸玩,就因為暴風雪,逼得我改乘 Grayhound 回學校。年底,打算可以回台北好好休息片刻,原本應該在太平洋上空,踏在回台北的路途上,但一場迎接冬天的暴風雪,把我一個人留在家中,還得剷開十吋厚的雪,為的是在面對空盪盪的冰箱之後,能找點東西填飽肚子。在家裡當了兩天的 sofa potato,當作是假期的前菜,再度踏上回台此的路途。

從 Purdue 要回台北,大部分都是要到 Indianapolis,也就是 Indiana 的首都搭飛機。雖然說是一州之首,但城市的規模在全美是顯得小多了,它不屬於任何航空公司的基地 (hub),飛往其它主要城市,尤其是西岸,往往都要轉機。這次的行程,就是要先從飛到 Washington D.C.,再飛到 San Francisco,然後才是搭上飛回台北的飛機。在一場暴風雪之後,以為最壞的狀況過去之後,一切都會順利,但是往往更糟的況狀還在後頭,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是最壞的情況。

早上六點的第一班飛機,為了能準時到達一個小時車程之遠的機場,在一夜未眠之後的凌晨三點,朋友開著車送我去飛機。一路順暢,在航空公司櫃台都還沒開始上班,就已經到達機場。天未明,機場冷清的難以想像,小睡片刻,等待了近兩個小時,飛機準時起飛,一切按著計劃,到達 Washington D.C.。「雪過天晴」,在 Washington D.C. 機場,迎接太陽的昇起,還有兩小時的時間可以轉接到下一班飛機,本以為一切都沒有問題,但事情就在這個時刻開始發生了。

因為氣候不佳,風速過大,所有要飛往 San Francisco 的班機都延後起飛,在知道這個消息後,說心裡不緊張,那是騙人的。萬一太晚飛,那在 San Francisco 要回台北的飛機,就有可能搭不上,那就很不妙了。心裡有點擔心,但也無能為力,只能祈禱不會有事。但隨著時間的過去,飛機還不飛,情況就看似愈不妙。所有人都在擔心轉機的問題,航空公司的地勤人員一再地聲明,公司會處理好轉機的事情。我心裡就奈悶,回台灣的國際班機,一天就這麼一班,如果沒有趕上,能怎麼換呢?在 Washington D.C. 地勤人員說那邊的人都知道這裡情況,不用擔心。真的是這樣嗎?晚了一個半小時之後,飛機終於起飛,在 San Francisco 一落地,就馬上衝到國際航站的登機門,但一切都是白費的,眼睜睜地看著飛機離開登機門,還虧在 Washington D.C. 的地勤人員信誓旦旦地說沒問題!

天下有這麼倒楣的事嗎?一趟旅程,因為氣候的關係,一延再延,難道我又要再晚一天回台灣了?沒辦法啦,就只好無奈地走向櫃台,看看有什麼辦法。在櫃台前,遇到一些台灣留學生,大家彼此介紹之後,發現都是遇到同樣的狀況,沒能即時到達 San Francisco,趕不上回台灣的飛機。知道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心裡就感覺比較平靜點,似乎無論什麼事情,都和一群人有著「同舟共濟」的情感。

雖然聯合航空幫我們都找到可以當天回台灣的替代方案,但這飛法也實在太爛了,竟然要先飛到 Vancouver 才能坐到回台灣的飛機!不過,我們能有什麼選擇呢?麻煩的是,航空公司無法自動轉運我們拖運的行李,我們要自己去行李處理中心去處理(什麼服務啊!)。行李處理中心的人員,對我們的飛法也頗訝異(這也不是我所想要的啊!),一時也不知如何處理,她說我們可以把行李領出來,再去辦拖運一次,但是要等地勤人員找到我們的行李,三四個小時也是有可能的,這樣就影響到我們下一班的飛機;另外,就是直接更改拖運行李的班機,但沒有看見自己的行李,也不清楚是不是能夠搭上我們坐的班機。反正不管怎麼樣,都是相當的不確定,而且也不是十分相信航空公司人員的說辭了。不過為了省麻煩,就直接改拖運行李的班機吧,其它就看老天了。

去辦登機手續時,才想到,我們在 Vancouver 轉機,是不是要加拿大的簽證啊?一行人,沒有人有加簽,也都沒去過加拿大,更不知道是否要加簽。心想,萬一被滯留在加拿大,事情就大條了,因為那裡也去不了,如果被譴返回美國,我美簽過期,一樣是一個很大的問題。Air Canada 的人員幫我們查了一下,照文唸了出來,看樣子台灣人在 Vancouver 轉機去第三國,是不需要簽證的。好吧,相信這是真的,可以鬆口氣了。雖然前途未卜,但離出發去 Vancouver 還有三小時,就先好好休息,去填個肚子先(我從離開學校就沒吃東西了,夠累人了)。

真正的艱難才要開始。不過,寫到這裡,已經好累(看得也很累),就簡短的說。飛去 Vancouver 的班機又遲到,讓大家緊張的要死,深怕搭不上回台北的華航班機,還打電話到台北的華航,看有沒有辦法讓飛機等我們,答案當當然不可能,唯一能幫上忙的,就是告訴我們 Vancouver 機場的狀況,下機後該往那裡走,如何通關轉機。對於沒去過的人,還是很模糊。晚一小時起飛,到 Vancouver 後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可以轉機,應該是充裕,為了確保一切沒問題,我還在飛機上,特地翻了機場地圖,向空姐請教了一番,也努力記住該走的路線。結果,最可怕的事發生了,因為我們沒有簽證,加拿大移民官不讓我們通關,全部送進 Immigration Office!搞半天,我們本來可以不需要加簽的,只因為轉機櫃台的人下班了(半夜那會有人啊),就不符合免簽證的資格,這點怎麼沒有人跟我們說呢!現在真的是待宰的羔羊,一切都看移民官要怎樣就怎樣了。算是不幸中的大幸,移民官還是讓我們過去,但是留下了紀錄,六個月內申請加簽一定都會被拒絕。飛回台灣的班機就要走了,還得要去華航的櫃台 check in(怎麼這麼多麻煩),一路衝過去,就差一分鐘,看著華航櫃台的人正準備離開,他們又重開電腦,用電話聯絡登機門,說還有我們一票人,真的差點就不用上飛機了。

好啦,終於是搭上回台北的飛機,可以一路睡回家了。行李呢?不重要了,能回到家才是真的!

對了,還沒解釋標題是什麼東西。這次的旅程,是這樣飛的,Indianapolis -> Washington D.C. -> San Francisco -> Vancouver -> Taipei,所以全部合起來,就是 in-D-C-san-fran-couver-pei

Dec 14, 2007

The Rape of Nanking

The chronicle of humankind's cruelty to fellow humans is a long and sorry tale. But if it is true that even in such horror tales there are degrees of ruthlessness, then few atrocities in world history compare in intensity and scale to the Rape of Nanking during World War II. (人類殘酷對待自己同胞的歷史,是一部漫長和悲憐的故事。但如果在這之間有等級上的分別,那鮮少有什麼暴行,在程度和規模上,可以和二次大戰的南京大屠殺相比。)

這是 Iris Chang (張純如) 在她的著作 The Rape of Nanking 中的開場白。七十年前的今天,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南京城被日軍攻破後,連續六週慘絕人寰的暴行,是那麼地熟悉,卻又那麼地無知。大部分知道的事蹟,不是從學校的教科書,就是新聞事件,痛斥日本人的殘忍和無恥,要不然就是聽說又聽說,但這些都和我們擦身而過,很少有機會可以全盤性地去了解這件歷史。而 The Rape of Nanking 這本書,是最好的教材。不單單詳述整個事件發展的始末和前因後果,從中日兩方的觀點來看這件事,加入作為第三者的西方人士的陳述,也探討戰後的處理過程,以及日本免於責難的原因。

作為新聞從業人員的 Iris Chang,花在這本書上的功夫,不下於一本研究著作。她對於書中所有的事件,大到軍方的機密文件,小到敘述在街頭裸露的屍體,都有它的出處。所以每一頁的參考條目的數量,都很驚人,她全部都列在書末。且不夾帶個人情感,中立的觀點,保有看清楚事情的冷靜。她的文字流暢且生動,讀起來也沒有一般嚴肅話題的生硬和冰冷感。一般人若是想要了解南京大屠殺,只要一本書,就是這本 The Rape of Nanking 這本書。

了解歷史,銘記過去,不是為了記住仇恨,就如書中引述 George Santayana 所言:

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

Dec 7, 2007

大中至正

這是最近一次(去年七月)在中正紀念堂前拍的照片,不知道下次回台灣的時候,是否還見到這四個字,懸掛在那裡。

這幾天,台灣為了這幾個字吵翻天了,泛藍和泛綠,地方和中央,互相落話「鬥法」,我真的是看得膛目結舌。身為一個關心社會的公民,雖然無法有全盤性的理解,但總是要有自己的想法。這讓我想到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關於思考>,簡單扼要的提出思考問題的方式,其實也是一個完整論述呈現的過程。我把它再簡化成三個問題:

  1. 現狀的問題在那裡?想要改變的是什麼?
  2. 希望達到的理想結果是什麼?
  3. 可以達到理想結果的方式手段有什麼?

其實我是一直希望看到有人可以完整回答這三個問題,但是,到目前我連第一題都還沒看到答案。第一步,要清楚描述問題,就不是很簡單的事,記得在修一門博士班等級的課,老師要每個人用五到十分鐘陳述自己選的題目的問題,很多人連問題在那裡都還講不清楚,卻滔滔不絕地講到不知那裡去了。

若說,除去威權時期遺留下來的個人崇拜,這是相當容易理解的,我想這也是過去移除蔣介石銅像,並沒有像現今天遇到這麼大阻力的原因。但是,當中正紀念堂(我用這個我不喜歡的名字是因為這還是屬於法定名稱)裡頭巨大的蔣介石銅像沒有移去之前,先去更動這四個字,不是顯得很好笑?被寄望更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的建築中,還存有這尊威權領導的銅像,也不是諷刺人嗎?

而且,傳統中國文人喜愛穿鑿附會的作風,在這裡又表現無遺。「大中至正」的解讀又是李蓮英的墓銘誌,拆開看又是什麼某兩位昏君的年號,但究竟何謂「大中至正」的意義?若是參照王陽明的《傳習錄》,「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其意義為「極為公正,不偏不倚」。這麼巧合,跟蔣介石的名字雷同,這之間的微妙我想也不可考了。

回到本文的重點,如何去回答上面列出的三個問題。先搞笑一下。對於泛綠的人來說,也許是這樣回答,「因為要選票,但又沒什麼建樹,所以希望泛藍的人行為失常,就這樣刺激他們的神經中樞吧!」;對於泛藍的人來說,也許是這樣回答,「因為泛綠的太鴨霸,不能事事都順他們的心,只要他們有一點站不住腳的地方,就去猛踹那隻腳!」。這樣子的說法,很沒有說服力,但是這些都是順著這三個問答走下來的。理性的思考批判,就是要這樣一點點訓練起來的,當然這其中會有很多漏洞,但至少不是像現今很多人,看事情都是只看一個點,指著一個點而沒由來的亂吠,自己要什麼也搞不清楚。要我來回答這三個問題的話,我得好好想一下。

Dec 3, 2007

我有一群好朋友

我有一群好朋友,不是那種找你到處去吃吃喝喝的好朋友,也不是那種需要人幫忙時才來找你的好朋友,而是你在圖書館忙得焦頭爛額時,他們連哄帶騙地要妳回家過日生。整桌豐盛的晚餐,都是我室友親自料理的,還有馳名全拉法葉的魯肉,跟超越外面餐廳的炸雞。很不好意思的是,我沒辦法吃太多。啊!差點忘記「蛋糕公主」的新產品,delicious pink!

不要問我為什麼圖片不是晚宴,而是雷曼兔 2

也謝謝其它打電話,留言,或是「丟」禮物的朋友。那位半夜三點打電話來的,等我回去再找你算帳。最後,要向昨天跟我吃晚餐的朋友,再次說抱歉,也謝謝你讓我被「騙」回家。

Nov 25, 2007

The Kite Runner

趁感恩節的假期,把《追風箏的小孩》(The Kite Runner) 一口氣讀完。如果你自認是情感豐富的人,那我強烈推這本書。

為了完全融入劇情,完全領受故事,我強烈建議在讀這本小說之前,絕對不要去看什麼評論和簡介,把自己當作一張空白的紙,找一個下午,花三到四個小時,完全沒有外界的干擾(包括關掉你的手機),細細地品嚐這本小說。

所以我也不記下任何心得(也是筆拙,不知如何著手)。我無意中在這種情況下讀完它,我想我會有好長一段時間不再看小說,相信你也是。

Nov 21, 2007

Coffee & Cigarettes

獻給失戀中的朋友

若是一杯咖啡和一根煙,可以帶走所有的悲傷,那就來杯咖啡和一根煙吧!人生就是不斷地向前走,就算你是獨自一個人...

But it’s true
I’m still blue
But I finally know what to do
I must quit, I must quit, you


>> "Coffee & Cigarettes" by Michelle Featherstone <<


消沈的歌聲,配上單一的鋼琴伴奏,和淡淡憂傷的歌詞,像是烏雲般籠罩在周圍,難以脫擺;但是出路就在那裡,你也知道,只是你是有心無力,還是有力無心?

這首歌是我播放 Pandora 時,它自動選出來的曲子。這首歌是為一部電視影集 One Tree Hill 所作的配樂,上面連結的影片就是這影集的剪接。因為我沒有看過這影集,所以影像對我是沒有意義的,但是音樂真的很棒,就閉上眼睛,打開耳朵來欣賞吧。

I gave up coffee and cigarettes
I hate to say it hasn’t helped me yet
I thought my problems would just dissipate
And all my pain would be in yesterday

I poured my booze all down the kitchen drain
And watched my bad habits get flushed away
I thought that that would keep my head on straight
And all my pain would be in yesterday

But it’s true
I’m still blue
But I finally know what to do
I must quit, I must quit, you

I thought that if I didn’t go and play
The sadness would get bored and go away
I thought that if I didn’t go astray
That all my pain would be in yesterday

But it’s true
I’m still blue
But I finally know what to do
I must quit, I must quit, you

I sold my guitar and my piano
I thought that it was these that kept me low
I thought if only I could try and change
That all my pain would be in yesterday

But it’s true
I’m still blue
But I finally know what to do
I must quit, I must quit, you

I must quit, I must quit, you

Nov 9, 2007

The Heroin Diaries

音樂,應該是對生命的體悟和領會。

Just open your eyes
And see that life is beautiful.
Will you swear on your life,
That no one will cry at my funeral?

這是最近常常可以在電台聽到的一首歌,"Life is Beautiful",整首歌透露出一種無力感,面對生命的美好,但是沒有死過,就無法體會,無奈的掙札在這兩難之中。一種對生命的吶喊,不願放棄的意志,但能得到回報是極少的。

我查到這首曲子是出自於 Sixx: A.M. 的最新專輯 The Heroin Diaries Soundtrack (暫譯:海洛因日記原聲帶)。原本以為這是那部新電影的原聲帶,但這其實是為了一本新書而作的概念專輯 (concept album)。搖滾樂貝斯手 Nikki Sixx 和他長期合作的夥伴 James Michael (主唱) and DJ Ashba (吉它),(團名就是來自這三人名字) 幫他新出的自傳自傳 The Heroin Diaries: A Year in the Life of a Shattered Rock Star,每個章節寫一首歌,集結成這張專輯。從標題就可以猜到,這是講述吸食海洛因的日記。在歷經一年多的海洛因毒癮,Nikki 在 1986 年的聖誕節開始寫下這本日記,紀錄他過去灰暗的人生。

在第一首主打歌 "Life is Beautiful" 出現後,在有限的宣傳之下,一口氣衝上 Billboard 整體排行第24位,在熱門主流搖滾單曲類 (Hot Mainstream Rock Tracks) 也站上第四位,這是當初製作時完全沒有預料到的。也不知道是那邊影響那邊,Nikki 的自傳也是賣得異常好,在 Amazon 上的銷售將近一百名。不單是在書上,在歌曲中 Nikki 不單是描述自身的遭遇,但同時也把自己當作一個旁觀者,為自己的行為下註解。

開場白,"X-mas in Hell",環繞在悲喜混雜、馬戲團般的音樂之中,逐步帶出 Nikki 人生最悲慘的歷程;這種混合搖滾和馬戲團音樂的主題,在專輯中段的 "Intermission" 和最後結尾的 "Life After Dead",都出現過,強化一個矛盾和詭譎的景象。"Van Nuys",以地名作為歌名,在鋼琴聲的伴奏下,表現出在芸芸眾生中的孤獨,更直接道出他心中的痛苦,'nobody wants to die in Van Nuys',那我也不應該死在這裡;"Life is Beautiful" 透露追求美好生命的無力;"Pray for Me" 利用不帶感情和激動上昂的歌聲,對照出厭惡但又不肯放棄尋求幫助;"Accidents Can Happen" 是在自己毒癮發作時,對自己的鼓舞和安慰,'we all fall off the wagon sometimes/It's not your whole life, it's only one day/You haven't thrown everything away';"Dead Man's Ballet" 中,形似 Meat Loaf 細膩卻充滿激情的歌聲,向上帝控訴自己不幸的童年,在清澈的合唱聲中,卻也說出自己的願望,'Don't abandon me now/I don't want to die/Alone...'。

"Heart Failure" 是最殘酷和赤裸裸的告白,詳敘 Nikki 在 1987 年被宣告臨床死亡的事件 (事後他神奇的活過來),'I’m face down on the tracks/The train is coming fast/And it’s not derailing/It’s not the first time/And it won’t be the last/That my heart is failing';接下來是全專輯中最美的一首歌,"Girl With Golden Eyes",歌曲緩緩的前進,力量卻一點點的增加,因為一位金眼的女孩陪伴,他願意站起來對抗毒癮;"Courtesy Call" 中一開始可以意外的聽出是仿 Bono 的唱腔,有點淒涼,認為自己即將死去,卻得不到上帝的幫忙,但在宣告式的合唱中,指出幫忙來自於一個小小的插曲;"Permission" 是一首走向光明的流行搖滾曲,一切都得以結束了,'All of my devils, they are free at last/And all my secrets are revealed/And your permission is all I need to heal'。

Nikki Sixx 並不是很有名的樂手,先前的表現也都一直很平庸,發過的唱片甚至被某些樂評列入是年度最差的唱片。但如果沒有經歷過這些不幸,可能就不會有這麼深刻的音樂創作,做出這麼有爆發力的作品,若是沒有對生命有一定程度的領悟,是辦不到的。

Nov 6, 2007

Prank

通常是指惡作劇。但有時是指打電話時,讓電話鈴響幾聲作為一種暗示訊號。

noun. A practical joke or a mischievous act.
v.t. To call a person's mobile phone but only just long enough to produce two or three rings, used as a signal: When I get there I'll prank you.


Senior Class Crossing Prank

看了上面這段影片,覺得還滿有趣。這樣的惡作劇,沒有什麼傷害性,開車的人應該會抓狂,但你也拿他沒輒。行人優先的這個觀念,看樣子在美國是被試作很平常的事,前面的車也都不會硬要從行人間闖過去;而且還滿訝異這些開車的人都還真有耐性,後面都大排長龍了,也沒看到有違規的事件出現。駕駛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的回轉,找其它的替代道路了。

其實,我滿好奇的,如果這整事發生在台灣,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如果有人真的這樣幹,千萬要讓我知道,但這絕對不是我教的!

Nov 3, 2007

喇叭沙沙聲

我應該是一個嗜音樂如命的人,可以住在狹小陰暗的房子,可以一整年都不買新衣服,但是生活中若是沒有音樂,我會受不了的。在剛到美國唸書時,心裡就一直琢磨著,應該買什麼喇叭放在我的書桌上。我不覺得我的耳朵是很挑的人,但絕對無法忍受那種台幣一兩百元的喇叭,但要花了一萬元買個桌上型揚聲器,又不是個窮學生可以負擔得起。

開學前,每天最常做的事,就是上網找喇叭,看評價,或是到店裡去試聽,但是一直都沒有找到中意的。某天,和朋友去逛街,看到 BOSE 的專賣店,就走進去,本來只是想隨便看看,因為 BOSE 的產品是以貴著稱。店裡展示著 1994 年 BOSE 的第一款桌上型喇叭 MediaMate,反正可以試聲,我就試了一下。一聽,不得了,這就是我要的聲音,雖然不是頂級的聲響,但是對於一個小小的揚聲器,已經是超凡的表現了。於是從那一刻,它就一直坐立在我的書桌上,忠實的用它的聲音取悅我的耳朵。六年來雖然搬過四次家,但它的位置是一直不變的。直到最近…

MediaMate 這款雙聲道喇叭,屬於主動式的,內含的擴大器是在其中一個喇叭內。為了配合我新買的筆記型電腦,音源輸出是在左邊,跟我原來的電腦是不同邊的,我把主喇叭(內含擴大器的那個)和副喇叭左右互換位置,以便拉線不用拉那麼長。結果,問題就開始出現了。它不時會有沙沙的微小雜音,一開始以為是我的 CD 有問題,後來在沒有音樂時也有雜音,有點就像是坐在書桌前久了,轉動頸子時會發出的那種小小的關節聲時,害我以為是我脖子有問題。或許是我的接線不良,換了另一條,問題依舊沒有解決,我就開始懷疑是喇叭不行了,搬動它就讓它受損了(好個Made in China)。為了找出原因所在,我把它從桌子的最裡側移出來,結果發現雜音都消失了,但是一放回去,雜音又出現了。難道它也要看風水工作?於是我又再度把兩顆喇叭互換位置,原到回來的擺設,咦!真的就沒有雜音了,一切又回復正常了。

仔細一想,原來罪魁禍首是我的檯燈。我的檯燈是螢光燈管的,所以必須有一個鎮流器(electrical ballast),控制進入燈管的電流。當我把內含擴大器的主喇叭移到左邊,靠近螢光燈的整流器時,就會受到嚴重的干擾。原理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想是鎮流器產生的磁場影響到擴大器了。煩惱了兩個星期,差點就要把我的 MediaMate 給拆解了,還有點傷心可能要跟它說再見,沒想到只是這麼簡單的「風水」問題,改個位置,一切又回復到昔日般,終於又可以好好的享受音樂了!

Oct 26, 2007

Blokus

利用俄羅斯方塊各式形狀的磚頭,作為益智競技遊戲的棋子。

每人手上擁有一樣數量和形狀的俄羅斯方塊,從自己的角落開始,輪流將手上的方塊放入棋盤,不允許方塊重疊,而且只能用同色方塊的角 (corner) 相接,同色的邊 (edge) 不能相觸,若沒有地方可下,則自動輪到下一位。最後,用掉的方塊愈多,則分數愈高。

這款名為 Blokus 的遊戲,在 2000 年發表,並贏得許多大獎。雖然在 2003 年獲頒 Mensa Select 的獎項 (Mensa 為最大的高智商社群,其會員 IQ 為前 2%),但入手一點也不困難,並不會讓你花太多腦筋,但是想要獲勝,卻不是那麼容易的。在流行了數年之後,現在這個棋盤遊戲被搬上網路,不單單可以和電腦對戰,也可以和網路上的玩家捉對廝殺。不單是最初版本的 Blokus,也有變形的版本,團隊合作,或是蜂巢式棋盤,而且它有排名制度,利用註冊的帳號,記下你所有遊戲的結果。現在就去玩 Blokus 吧!

Oct 17, 2007

An Inconvincible Truth

在去年看過高爾(Al Gore)的紀錄片An Inconvenient Truth和這本書之後,就一直想寫這篇文章,但在沒有讀完另一本書The Skeptical Environmentalist之前,整個思緒不是很完整,因此就一直放著。上週,諾貝爾和平獎並不意外的頒給高爾,想說就趁個時機,把想寫的快快寫下來,縱使書還是沒看完。

先說The Skeptical Environmentalist這本書,作者隆伯格(Bjørn Lomborg)是丹麥的統計學家,他使用嚴謹的統計方法來看待全球的問題,諸如糧食、貧窮、能源、污染等,在2001年發表這本關於全球議題的著作,也是這本書使他聲名大躁。當然,也包括了因為The Inconvenient Truth而受全球矚目的全球暖化問題(Global Warming)。在高爾發表An Inconvenient Truth之後,隆伯格在今年九月發表Cool It,重新整理他過去的觀點,質疑高爾所提出的論調。

An Inconvenient Truth裡頭,高爾極力強調全球暖化的真實性和原因,其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和解決全球暖化是全球人類首要之務。他把全球的眼光吸引到全球暖化問題上,這是令人欽佩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第一點之外,他的說法有極大的誤導性。

在影片和書中,高爾刻意(或無意?)忽略許多的事實,以增加全球暖化的嚴重性。隆伯格詳細檢視所有的數據,質疑高爾論述的缺失,在此列出一二:

  1. 高爾提出五十年來的冰川退後,但事實上,早在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前,冰川就開始退後了。
  2. 他展示南極的冰床減少的圖片,但這只是南極總面積的2%,他完全沒有提到其它98%的地區在35年來是變冷的。北極圈的冰床融解,但是南極卻是不斷增加的。
  3. 全球暖化造成高溫致死人數增加,這是正確的,但暖化的結果,更大大的減少低溫致死的人數。
  4. 高爾宣稱,45年來氣候暖化造成的經濟損失不斷增加,更指出2005年的颶風卡崔納(Katrina)的影響。但是他忽略人口和財富的增長,若是史上所有的颶風都發生在現在,造成損失最大的是1926年的颶風,而且當年卡崔納只是溫和的三級颶風,洪災的主因是堤壩工程,並非氣候變遷。

高爾如此推論,就引出所有國家都必須簽定《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每年花費1500億美金,預估成效只是暖化現象推延不到十年。

隆伯格提出,真正的問題,是在於如何有效的利用資源。要避免像卡崔納帶來的災害,並不需要花到每年1500億。而且,世界上更有許多問題,是可以利用少量的資源就可以解決的,但是總是為人們所忽略。1這並非要反駁對抗全球暖化的正當性,隆伯格也承認全球暖化是確實存在,而且主因是來自人類活動。但是在面對問題本身,並不能只是局部的見解,失去問題真正的本質在何處。考慮其帶來的災難,不能不想想其帶來的益處;既然過去一百年海平面上升,世界適應的很好,那暖化帶來的變化,也應當沒問題。但願我們可以為未來的子孫,留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1 How to Spend $50 Billion to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Oct 3, 2007

Miss Sarajevo

"Miss Sarajevo"(莎拉耶佛小姐)是1995年 U2 和 Brain Eno 以另一名字 Passengers 發行的專輯 Original Soundtrack 1 之中的單曲。這張專輯雖名為原聲帶,但其實只有幾首是作為電影的配樂或主題曲。"Miss Sarajevo" 是 Bono 應電影導演 Bill Carter 為他的名同紀錄片所作的曲子。Carter在南斯拉夫六個月,從事人道救援的工作,其間遇到艱辛,促成他拍了這部電影。

這首曲子承襲 U2 的特色,深具社會自省的宣告,並富有浪漫的色彩。令人矚目的是,這首曲子請到三大男高音之一的 Luciano Pavarotti (帕華洛帝)一同完成這首曲子。我認為這可以列入 U2 的前五大好歌。影片應該是1995年在 Modena 為波士尼亞戰火下孩童所舉行的慈善音樂會。

歌詞如下:
Is there a time for keeping your distance
A time to turn your eyes away
Is there a time for keeping your head down
For getting on with your day

Is there a time for kohl and lipstick
A time for curling hair
Is there a time for high street shopping
To find the right dress to wear

Here she comes
Heads turn around
Here she comes
To take her crown

Is there a time to run for cover
A time for kiss and tell
Is there a time for different colours
Different names you find it hard to spell

Is there a time for first communion
A time for East Seventeen
Is there a time to turn to Mecca
Is there time to be a beauty queen

Here she comes
Beauty plays the clown
Here she comes
Surreal in her crown

Dici che il fiume
Trova la via al mare
E come il fiume
Giungerai a me
Oltre i confini
E le terre assetate
Dici che come fiume
Come fiume...
L'amore giungerà
L'amore...
E non so più pregare
E nell'amore non so più sperare
E quell'amore non so più aspettare

[Translation of the above]
You say that the river
finds the way to the sea
and like the river
you will come to me
beyond the borders
and the dry lands
You say that like a river
like a river...
the love will come
the love...
And i don't know how to pray anymore
and in love i don't know how to hope anymore
and for that love i don't know how to wait anymore
[End of Translation]

Is there a time for tying ribbons
A time for Christmas trees
Is there a time for laying tables
And the night is set to freeze

O lijepa, o draga, o slatka slobodo,
[dar u kom sva blaga višnji nam bog je do...]

Sep 20, 2007

KAVO病毒

怎麼會中標呢?記得月初某天,無法顯示隱藏檔,就覺得怪怪的,用系統回復程式也沒有用,但也沒放在心上。直到用MacBook接上我的外接硬碟,看到奇怪的兩個檔案autorun.infntdelect.com在根目錄下,就覺得不對勁。

症狀:無法顯示隱藏檔,即使更改資料夾選項,也會被強制變更回來。若是DOS模式下觀看(使用指令dir /a),還會增加recyled這目錄。

說明:
1. 討厭的 KAVO 病毒移除+解毒程式提供(Win32/Pacex.Gen、win32/PSW.Agent.NDP.trojan)
2. 這隻木馬還真麻煩-Kavo.exe-
3. Yahoo!奇摩知識+

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去下載kavo_killer.exe,簡單的VB程式,會自動刪除所有病毒相關的檔案,記得要對所有的硬碟(含外接硬碟)和隨身碟都清除過。木馬倒底給我洩露了多少機密啊>.<

Sep 12, 2007

Hammered

跟鐵槌(hammer)沒有多大的關連。多用於口語上,形容喝得酩酊大醉,但比shitfaced的狀態好一些。shitfaced可以說是醉得不醒人事。

A: Man, you were hammered last night. You kept drunk texting some girl.
B: Oh crap!

引用來源:The Exponent - Purdue's Student Newspaper

Sep 10, 2007

The Chicago Half Marathon

I DID IT! THE FIRST TIME I FINISHED HALF MARATHON IN MY LIFE!

The Chicago Half Marathon is one the top 10 biggest half marath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number of runners increases dramatically every year. This year, the registration is about 12,000 which is 20% increase from last year. This is also the only road race on Lake Shore Drive in Chicago. It starts at 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heads north after circling Jackson Park, returns at 33th St., circles Jackson Park again, and finally ends at 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My record is 02:21:27 and overall rank is 6650.

Sep 5, 2007

苦澀的九月

昨天一整天,遇到所有的朋友,無論當面、網上或在電話中,都跟我傾訴苦悶或傷感,再加上一位很要好的老朋友,在她的MSN放了一句話,一副往事已已的感概。本來極欲跳脫鬱悶的心情,結果反而是整個人down到谷底。早就預料到室友們也是心情不好,回到家中,小聊了一會兒,平時不打麻將的我,結果還是決定打個麻將解壓。

唐代詩人李商隱,作了一首《錦瑟》,有人解讀是追思亡妻,也有人說是對逝去歲月的回憶,其中的隱晦朦朧,很難令人明白作者真正的心境在那裡。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小時候讀過此詩,考試時的翻譯解說,是刻版的記在腦海。如今讀起來,淒婉、惆悵和無奈的情感,卻相當應證了現在的心情。才年過三十,就已經開始有追思青春年華的感嘆,也有莊周夢蝶的迷惘。有人說,對現實的不滿,才會產生緬懷過去的念頭。或許有那麼一點,唸博士班這麼久,雖不敢說自己有如藍田玉般的良才,但面對不知在那裡的終點,也有種鬥志快要被削磨殆盡的感覺。

整首詩的精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讀到這裡,也不禁想了一下,我現在所作所為和情感煩腦,是否在未來也只是待在回憶之中而已?我對自己所做之事,一向不會後悔,不能說我是行事完全理性的人,但自己決定的事,就要勇敢去接受。然而,最後這段話,也觸動了我一下,是不是我太過多愁善感啦?

苦澀的九月,大家要加油!

Sep 1, 2007

困死在籠中的鳥

這是一則讓我很痛心的新聞。十五歲的小男孩,因父母禁止他繼續玩線上遊戲,於是留下一封遺書,在家中廁所燒碳自殺。這當然又會引起社會大眾和專家對網路成癮現象的討論,反對者都會說,這讓小孩足不出戶、熬夜對身體不好、沒有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互動等等。無怪乎死者的父親會說,「都是網路害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若是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小孩沈溺於線上遊戲,被父母禁止,就想不開去自殺,那我們的眼界也就太小了。在袁瓊瓊的兒子沒有說話一文中,有幾點讓我印象深刻。

報紙上登了很多人的意見,家長的,醫生的,專家的。奇怪的就是沒有人去問其他的,玩《曙光 Online》的孩子,尤其是只有15歲的孩子的意見。

我們是不是真的有試圖了解小孩的心聲,父母視小孩為自己的寶貝,但不代表小孩是屬於你的。從他留下的遺書中,「我的人生已經快過不下去了,現在最後的依靠又失去了,除了死我別無選擇,爸媽很抱歉,你們的養育之恩來世再報。很感謝署光1的朋友們,陪我渡過一個很快樂的暑假,永別了…各位。」,可以約略的猜出來,這小孩在現實的不得意,找到的寄托又被父母剝奪,他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

為什麼他的父母可以說出「都是網路害的」這樣的話?我看到這裡時,我耳朵邊不禁響起電影South Park裡的一首歌"Blame Canada"。真的就像是電影裡的情節,小孩所有的錯,都是別人造成的,似乎消滅掉所有的不良環境,小孩就可以在期望中成長。兒子沒有說話一文最後提到:

我有時候認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能夠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相信他的能力,然後站在一旁,看他成長,並且欣賞。身為父母應該像園丁,給樹木澆水,除蟲之後,就看他生長。我們不會規定玫瑰要變成茶花。但是許多父母常常想把香蕉種成蘋果。

註1: 「署光」是指線上遊戲《曙光Online》

Aug 30, 2007

少安無躁?

標題有錯別字嗎?看過有不同的寫法,有作「少」或「稍」,有作「無」或「毋」或「勿」。

方將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聽僕之所為,少安無躁。
摘自:唐 韓愈《答呂醫山人書》

上策莫如常熟睡,少安毋躁會當晴。
摘自:宋 陸游《雨詩》

有人有好的說明嗎?

到底,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

一個多星期前,有篇新聞台灣菜英文 落後泰國,大大批評台灣人的英文程度,其依據來自於IELTS的成績。當下我就懷疑成績的代表性。這個在「菜英文日」?這篇文章中,作者很客觀的分析出這些差距上實質的意義,而不是只憑自己喜好而「看數字說故事」。或許是台灣的處境,讓許多人有深刻的危機感,有太重的自我批判。但是,欠缺邏輯性的論述,反而失去問題的焦點。

之後,意外又看到這篇文章,到底,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覺得這位作者,真的說到我心裡去了。姑且不論是否英文至上,蔑視自己的文化,真的要問問自己,英文學來是做什麼的?我很佩服作者最後給學生的作業,利用英文說出台灣三件美好的事物。說實話,這也應該要成為我的功課。

Aug 29, 2007

MSN 釣魚攻擊!

今天某位朋友突然透過MSN傳來一個訊息(我刻意加入空格):

Check this out to find out if someone deleted you from their MSN:
http://www . messenger-check-contacts . tk

我一眼就懷疑,這是什麼東東,而且我朋友也不像是會傳一些有的沒的,所以就馬上google這個網址。果然,有人已經研究過了。

把它所有的動作前後聯結起來, 也看了一下原始碼, 研判這是一個網路釣魚的攻擊, 利用使用者 "害怕被人 Block" 或是 "好奇心" 的特性, 騙取了 MSN 的帳號及密碼, 然後再利用這些帳號密碼, 來發送訊息, 騙取更多的帳號密碼。

來源:[MSN 釣魚攻擊漫延中...]

大家要小心,不要隨便點擊超連結。若不小心被釣到,趕快更改你的密碼吧!以下這兩個是目前發現有問題的連結:

Hxxp://www.messenger-check-contacts.tk
Hxxp://www.contactlistcheck.tk

Aug 27, 2007

Day 14

The longest run before the race!

Time: 2 hr 15 min. Length: 10 miles. Weather: Sunny & Breeze. Temp: around 75-85 F.

第一次完成兩個半小時十英哩的長跑,這也會是在比賽前最後一次的長距離訓練。接下來,就是以休息及維持身體狀態為主,若是在比賽當天有今天的狀態,跑完半程馬拉松,就應該不是問題了。

早上九點半,開車到大約家裡和學校的中間,開始跑向學校,然後回頭往家裡的方向,最後折返回到停車處。前一小時,有點懷疑是否能完成預定的進度,因為小腿依舊有之前的症狀,跑沒多久就會緊繃且酸痛。於是放慢腳步,大約跑十分鐘,就走三分鐘。以這樣的步伐,五十六分鐘完成往返學校這段四英哩含上下坡的路程。回到停車處,喝上兩口水,往家裡的方向前進,發覺小腿的症狀消失了,感覺輕鬆很多,但還是不敢大意,改成跑十五分鐘走三分鐘。

在跑到一小時半的時候,膝蓋就開始感覺有負荷了。稍微緩和步伐,情況似乎沒有惡化,所以依舊跑十五分鐘走三分鐘。但是隨著太陽逐漸的升高,氣溫也慢慢上升,加上流汗,水分補充的不足(只有在第一次跑回車上和跑到家裡時,各喝兩口水),不僅口乾,體力的流失也很快。最後一段路,可以明顯感覺得到身體的疲憊。

跑完後,心情是愉悅,畢竟第一次完成這麼長時間的跑步。但是,似乎有點過度訓練,不單單是疲憊感相當重,而且兩腿有點腫脹的感覺,也感覺得到膝蓋的磨損。跑時不覺得,但一休息,症狀就浮現出來。很有可能明天早上起床,症狀會更加重,而且需要滿長的時間來回復。只希望在比賽前,能完全復完就好。

Aug 14, 2007

吸濕排汗衣

無意中,看到一個網誌,【選購經驗談】夏天必備,吸濕排汗衣,其介紹的不錯,教你如何挑選好的排汗衣服,不過我想我資駑鈍,有看沒有懂。

我自己也有一件,是Nike Dry-Fit UV Short Sleeve Top,紅色。當初是在買跑步鞋時,在店裡看到,想說去參加半馬拉松,要有好一點的裝備,就順手買下來。雖然一直有在打球和運動,但從來沒有買過類似的衣物,以前覺得沒有必要花這個錢,但是用過之後,就覺得一切是應該的。

過去打球或運動,我都是隨手拿件棉質的T恤,想說棉的吸汗,堪用就好。雖說我不是相當會流汗的人,但一場球下來,跑個半小時,我的T恤就變得很重,可以擰出水來了,而且會黏在身上,很不舒服。在買了Dri-FIT的上衣,用了第一次,就發現它神奇之處了。真的就正如上面的網誌所述,

...將汗水從人體肌膚吸到布料上,再從布料排到空氣中...
一切都是那麼簡單,身上流的汗,很快就揮發到空氣裡,不再像過去都留在棉質T恤上,飽和後就留在皮膚上。縱使不可能讓你身體一直是乾的,衣服也是有點濕,但已經完全符合我的期待了,三十美金是值得的。

Aug 13, 2007

Dream Theater at Chicago

什麼樂團,會在成立二十年後,依舊如日中天?二十年後,成就和聲望仍舊是向上爬?二十年後,還是會有令樂迷驚嘆之處?什麼樂團,立下一個標準後,還不斷地將這個標準向上推?在Progressive Metal(前衛金屬)中,Dream Theater就是這樣令人讚嘆和景仰。

八月十日,在芝加哥O'Hare Airport旁的一家劇院內,再度見識到Dream Theater現場的魅力。在前兩個樂團熱場一小時後,耐心有點被磨完的情況下,燈光全熄,各時期Dream Theater的樂曲,接連著從擴音器放送出來,全場的聽眾都興奮起立,高聲歡呼。一道聚光燈打在Jordan Rudess上,哀淒的鋼琴聲,帶進整樂團,第一首是最新專輯Systematic Chaos的"Forsaken",James LaBrie的歌聲一出現,現場情緒爆到最高點。

Dream Theater的精采,不需言語,只有幾點想記下來。在"The Dark Eternal Night",舞台上的大銀幕上,配合著樂曲,有段卡通,就像在Score這張的DVD中收錄的小動畫,Dream Theater五位團員化身為N.A.D.S. (North American Dream Squad),一齊對抗操縱無辜的惡靈。在深沈幽暗的樂聲中,配上這略帶稚氣的畫面,不禁讓我微微一笑。演唱會結束時,在全場的呼喊和掌聲中,Dream Theater帶來一個很不一樣的安可曲,他們把五首曲目串成一首曲子,不著痕跡,一氣呵成,這樣的享受,不可能在唱片中聽到,只有在現場才遇得到。光是聽這一首,就值回票價了。最後要提的是,Jordan Rudess又有新「玩具」了。繼在Octavarium中引入Continuum Fingerboard這樣神奇的樂器,帶來不同聲樂效果的演奏,這次Jordan Rudess走下他的台子,背上吉它式的鍵盤,和John Petrucci面對面的一起重奏!(如照片所示)能說什麼呢?每次的演唱會,Dream Theater都能帶給聽眾不同的享受和驚奇。

Dream Theater rules!

Day 28

整整四周的時間,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嗯... 不是很樂觀。似乎是有過度訓練的現象,最近只要跑上十分鐘左右,小腳肌肉就會開始緊繃,酸痛的症狀就會出現,無法作長距離的跑步。

按照原先的計畫,週間跑兩三次,休息一兩天,週末就跑一個半小時以上。之前沒有問題,但現在別說長跑,連續兩天都跑,就感到負荷很大。曾經休息個四天,似乎完全恢復,可以跑超過一小時,可是之後又變回「廢人」了一樣。

Train, don't strain.

計劃讓肌肉骨骼休息足夠,若要一週,也不過份。在路跑前,要讓腿部維持在沒有損傷的狀態。希望在比賽當天,至少要能跑兩小時啊~

Aug 7, 2007

Elevator Pitch

指一段簡介,大約在半分鐘到一分鐘的時間內,闡釋你的想法並說服別人。原先是在商場上的用辭,在利用搭電梯的時間,說服你的投資者出錢。但現在,也見於一般的場合,在寫作上通常是指一兩百字左右的短文。

I've been struggling to come up with a pithy definition, something longer than a bumper sticker and shorter than an elevator pitch.

延伸閱讀:Elevator Pitch 101

Jul 25, 2007

조선옥 Cho Sun Ok

4200 N. Lincoln Ave., Chicago
773-549-5555

介紹這家在芝加哥的韓國料理,以韓式燒烤為主。店面不大,大約容納三十人而已,晚上總是門庭若市,排隊等上半小時是免不了的。這裡是便宜又大碗,四五個人一起去吃,二十美金就可以搞定,而且口味完全不輸我在美國吃過的任何一家韓國燒烤,服務還算不錯,店老闆自己是很親切,有空的話,也許會跟你閒扯。我自己很不喜歡進燒烤店後,全身上下都沾滿那種燒烤味,但在這家店,我是願意的。

推薦餐點:

  1. 해물파전 (Haemul Pajeon),俗稱的Seafood Pancake,海鮮蔥餅
  2. 차돌구이 (Chadol Gui),燒烤用的牛肉薄
  3. 물냉면 (Mul Naengmyeon),韓式涼麵,淡淡的水果甜味

Jul 20, 2007

So What

1959年,一張劃時代的唱片,Miles Davis的Kind of Blue,將爵士樂帶入另一個境界,開拓出更寬廣的道路。從這張唱片開始,mode(調式)的觀念堂堂進入爵士的樂章,這張唱片更成為經典名作,日後任何研習爵士樂的人,是不過錯過的必修課程。

在音樂的三元素,旋律、和聲及節奏,爵士樂對於和聲的運用和開發是不遺餘力,在Bop Jazz(咆哮爵士)更達到巔峰,和弦變化的速度跟旋律進行的速度幾乎一致,聽眾耳朵受到極大的震撼和考驗。但就在盛行Bop的時代,Miles Davis決定回歸到旋律本身。「調式」就是一組挑選出的音群,像熟悉的大調和小調,但不只是這些,中國音樂和印度音樂,一聽就分辨的出來,因為這種「調式」的色彩分明。Miles Davis和他的樂手們,就是選定某一種調式,作為旋律上進行的基礎。

Kind of Blue中最有名的"So What",也就是「調式」的最佳教材,整首曲子只有兩個和弦而已,16小節的D minor7,8小節的Eb minor7,最後8小節的D minor7,AABA的曲式,利用的是Dorian調式。主奏亦相當的簡單,主要就是bass短短的旋律線,接著鋼琴的和聲彈奏,這裡Bill Evans獨特的和聲彈奏方式(三個完全四度疊上一個大三度,根音在正中間)被後世稱作"So what chord"。即興的部分,Miles Davis, John Coltrane, "Cannonball" Adderly, Bill Evans依序出場 ,這些都是大師中的大師,各自的風格顯明,卻與曲子合得恰到好處。

以下的這影片,是和the Gil Evans Orchestra同台在電視節目上演出,和唱片的版本頗有出入,在唱片中開頭的主奏前,有一段前奏(據說聽起來很像Debussy的"Voiles"),改由Orchestra演奏,即興的旋律些許不同,而且樂手也不盡相同("Cannonball"破病不在,Bill Evans出走,改Wynton Kelly上場)。除了可以一賭Miles Davis和John Coltrane的風采,還是唱片的版本比較優。

Jul 19, 2007

God knows...

出自於日本輕小說改篇的動畫,涼宮ハルヒの憂鬱,第十二話 ライブアライブ(Live Alive),在劇中的北高文化祭上,涼宮代替ENOZ樂團因扁桃腺發炎而無法上台的主唱,發表她們的原創歌曲。

曲子的主唱,就是幫動畫中涼宮配音的平野綾,相當不簡單,她也出過自己的專輯。曲子在動畫中被刪剪成一半,不過,可以在YouTube上看到完整版的曲子,配上上傳者自己剪輯的影像。Enjoy~

Jul 17, 2007

55 Days Left

距離我報名參加的Chicago Half Marathon,只剩下55天。差不多是八週的時間,扣除路跑前一週,必須要養精蓄銳,能夠訓練的時間,只剩下七週了。按照目前的進度,若是想要在路跑前能跑過一次半程馬拉松的距離,那我得每週增加一英哩,這可是不短的距離啊~雖然自己訂的目標是可以跑完即可,沒有時間的限制,但大會封閉道路的時間是二小時五十分(之後道路開放就不知道怎樣了),跑步速度至少是每英哩13分鐘,以我現在平時練跑的速度來看,跑跑走走的也差不多這樣。如果狀況不錯,希望路跑時能在兩小時半以內完成。

如此看來,要得好好加把勁,還是很多的空間可以進步。有人說,練習時,最好有機會可以比真正的距離多跑一兩英哩;但也有的訓練計畫是,沒有跑完全程的練習,但是也差不多,因為練習時的速度是低於比賽時的,到時候就可以跑得完。我看,現在要我能跑超過13miles,是有點問題,能跑過一次13miles就算不錯了。總之,就是要以不傷身體為先,早先一點點的傷害,就讓我吃足苦頭了。

Jul 11, 2007

Meh

出現在回答句中,表示沒差別、無所謂、不在乎... 等等。不是正式的英語用字。

A: What do you want for dinner?
B: Meh.

延伸閱讀:PHD Comics: Meh.

Jun 27, 2007

The World Isn't Flat

在閱讀The World Is Flat(世界是平的)時,心中並沒有太大的期待,或許是因為這本書實在太有名,有太多的人讀過,以致於到處都在討論這本書的內容,和其衍生的概念或事物,沒有看過這本書,也對書的內容略知一二

在我還沒看過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覺得「世界是平的」這樣的論調,有很大的缺陷。這裡大部分人所討論的「世界」,是指受到高科技、自由貿易和「全球化」(這名詞其實有待定義)之下,受益的區域和社會。但其實全球有更多數人,仍舊像是活在上上世紀,受到疾病、飢餓、內戰等等的摧殘,是屬於存在於世界的角落一般,不受一般人關注。掌握科技和貿易的國家,就像是操控的在這個世界生存的遊戲規則,沒有能力的人玩不起遊戲,就更加被邊緣化。作者Thomas Friedman這樣的論調,我無法百分之百認同,更覺得那些附和的人,根本沒有自己好好想過。

不過,當我讀到最後三章,分別是The Unflat World(對許多人來說,世界一點都不平),The Dell Theory of Conflict Prevention(戴爾衝突防制理論)和11/9 Versus 9/11(從11/9到9/11:我們需要想像力),我就發覺我錯了,Friedman有看到我心中的疑慮,而且他看到的更多。我深深覺得,最後這三章是本書最重要的部分,很可惜的,這也是最少人提到的部分。這三章中,Friedman不單單點出大多數人享用不到「世界是平的」所帶來的優勢,更成為這個全世界遊戲的局外人,同時也點出,在快速抹平的過程中,不同文化的碰撞,更加速區域間的突衝。但是是否能夠經由加入這個全球的供應鍊,作為防制突衝的可能性,有待我們的想像力。

最後,給那些已經知道什麼是「世界是平的」,卻還沒有讀過此書的人,讀最後這三章。

Jun 26, 2007

涼鞋配襪子

今天有一則八卦新聞,說是美國布希總統(George W. Bush)穿名牌涼鞋配上黑短襪,被各大報紙譏笑是時尚災難。涼鞋配襪子,被稱作「老人到海灘」的感覺,完全沒有時髦感,辜負了這雙眾名明星都穿的名涼鞋。

在這裡,我不是要談時尚,也不是要評批布希這樣的打扮,而且想說說「穿涼鞋配襪子」。其實,我就是會穿涼鞋配襪子,並不是我搞特異,或是那裡的前衛打扮,更不是怕腳會曬成一條黑一條白的,如果可以,我倒是不想穿涼鞋配襪子。原因很簡單,我會流腳汗!

如果不穿襪子,鞋子就會被我的汗水,弄得黏呼呼的,而且是在五分鐘之內就可以「搞定」。在台灣潮濕的氣候不說,來到美國後,在這樣乾燥的氣候下,也是一樣。尤其在冬天,室內有開暖氣,我只要坐在書桌前做事情,即使是光著腳丫,半小時之內,腳底板就會有一層「水氣」,還好美國房間都有地毯,雙腳就在地毯上擦一擦。

以前,看到有人不只穿涼鞋,連穿布鞋都不用加襪子,我就覺得真是強者。這對我來說,可是高難度的動作,要能夠忍受那種雙腳下濕黏的感覺,那忍耐力一定很強。後來才發覺,好像只有我才會出腳汗出成這樣,而且聽人說,從中醫觀點來看,那是體內熱氣旺盛所致之類的。想想,好像有點道理,我好像比一般人不怕冷,尤其在寒冷的中西部,算是比一般台灣學生耐寒的。

總之,穿涼鞋配襪子,可能是有特殊的理由的。

Jun 25, 2007

Video for Formula 1 United States Grand Prix

上週去看F1時,有朋友用相機錄影了一小段,並放在YouTube上,我就貼過來,小小「溫習」一下那種血脈賁張的感覺(雖然跟現場還是差一大截)。

第一段影片只是開賽前的reconnaissance(勘察),沒有什麼,精彩還在後頭。  

比賽一開始,就全力衝刺,讚啊!拍得不是很清楚,但是用「聽」得就夠了。  

집으로 - The Way Home

집으로(Jibeuro)是一部韓國2002年的小品電影,很平實的劇情,很簡單的場景,卻是韓國當年第二高收入的電影,原因很簡單,就是打動人心。一位七歲的都市小男孩,因母親工作的緣故,被留給住在相當偏避鄉下的啞巴老祖母照顧。小男孩從完全不適應遠離都市的生活,不接受祖母那種「過時老舊」的關懷方式,到逐漸找到自己在鄉下的定位,開始關心起祖母,最後被母親接走時,才了解到自己深深與祖母連繫的感情。對不能語言而且不識字的祖母,小男孩很聰明的教導祖母,如何與他通信,最近過得如何。

正是因為簡單,所以沒有什麼太多可以說的,唯有用心去看這部電影,才能明白其中的感動。

Jun 22, 2007

如何在電腦上輸入「々」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在書寫中文,經常會以「々」作為重複前一字的符號,也不知道是從那裡學來的,至少不是學校。在日文中,也會看到「々」的出現,尤其在人名中,像佐々木(sasagi),功能是相同的。或許這是在漢字系統中,為了方便書寫而產生的符號。

有一個問題,是在電腦上如何輸入這個符號?因為它是作為重複的功能,它就沒有所謂的讀音,所以不可能用注音或是拼音。利用拆字形的倉頡和大易,也都打不出這個符號(在大易中我猜應為「魚點」)。不過,即然這是會用到的符號,就會有人找得到輸入的方式。

以下列出我找到的結果。有意思的是,在中文輸入體系,無論是繁體或是簡體,都不是很直接的,反而是在日文的輸入體系下,容易的多,或許是日本人更常在使用這個符號,所以被設計輸入法的人注意到。

Jun 20, 2007

Formula 1 United States Grand Prix

Formula 1(一級方程式)是可以稱作賽車界的最高殿堂,性能極致的賽車和技巧頂尖的車手,在封閉式環型車道上,以三百公里以上的時速,爭取賽道上最快跑完全程的榮譽。雖然在美國,Formula 1的受歡迎程度不如NASCAR,但其美國站的比賽場地就在離我們一小時車程的Indianapolis Motor Speedway賽車場,所以要把握這個難得機會,去看看風靡世界的F1賽車。而且這個賽車場地,是世界有名的,世界現存第二老(1909年建),史上最大、觀眾容量也最大的運動場地(約四十萬座席),不去「朝聖」下也說不過去。有機會再介紹這場地吧。

去看賽車,有幾件物品是必備的。第一,就是所有防曬相關的物品,防曬乳液、墨鏡、帽子... 等等,因為夏日午后的陽光,是很可怕的,而且在沒有遮避物下數個小時,沒做好準備是會曬傷的,現場比賽前廣播也不斷的重複,要多喝水,免得被曬得虛脫了;而你要喝的人和一切冰品飲料,都得自己帶去,不是說當場沒有賣,是都貴得離譜,而且你也沒有耐心去排隊。

從還沒有進場,就可以感受到人潮,馬路上排排前進的車陣,沿路住戶前草坪都停滿了車,滿街前往賽車場的觀眾,更有不少提早幾天就到的RV車,插滿各國國旗和各車隊的隊旗。坐定位之後,大家就開始等待,前後左右的觀眾,可都是標準的車迷,不僅身穿車隊衣服,更帶了車隊的旗緻和國旗,也準備好了長鏡頭相機。開賽前三十分鐘,所有的賽車魚貫從pit(維修站)中開出來,刺耳的引擎聲(超過150分貝)引起全場的轟動,每台車依序繞了一圈做reconnaissance(勘察),並至起跑線前就定位。等到比賽正式開始,所有賽車隨著引導車出發,高分貝引擎聲一齊怒吼,真的令人血脈賁張,莫名的感動湧上心動。

無論你坐在那個位置(除了在主控塔台上),你是無法看到整個賽車場,可見的連一半都不到。不相信嗎?Indianapolis Motor Speedway的環型賽道內可以同時擺下梵帝岡、羅馬競技場、洋基棒球場、玫瑰盃足球場(Rose Bowl Stadium)、英國全國草地網球及槌球會(All England Lawn Tennis and Croquet Club)和在Kentuky的一個賽馬場,有圖有真相!所以選座位變得很重要,即要便宜,又不能錯過重要的場面。多虧有經驗的室友,幫我們挑到不錯的位子,就面對直線加速的末端,也就是pit的出口,在第一個的轉彎口。我們可以看到賽車以最高的速度直衝過來,然後車速劇降,進入九十度角的第一彎道。雖然速度劇降進入彎道,但也都是超過時速100公里,用一般的相機都很難捕捉到從面前經過的鏡頭。

第一個彎道是在直線加速之後,而且是九十度的大彎,這次賽車所有的車禍都在這裡發生,我們的位子也能很清楚地看到事件經過。在第一圈,就有車在這裡撞成一團,我們目睹工程車把「死掉」的賽車帶走,可憐的賽車手就只能尾隨在被吊起的賽車,走到場外。不過今年這場整體上,算是精彩的,2005年有一大票的車隊罷賽(抗議FIA不合理的賽規),全場剩六台在跑而己,2006年最後也因事故過多,沒剩幾台跑完全程。比賽一開始,第一領先群就把後面的車隊遠遠拉開,直逼最後一名,除了第一領先群的排名一直很穩之外,其它的車手就一直在彎道上爭先恐後的,相當有看頭。賽到後來,因為第一領先群早贏了許多車一圈以上,所以後來也很難分出倒底誰是誰,要從車體的顏色分辨是屬於那個車隊,對我們這種門外漢有點難度,還好事先有買了program(節目單),大家一直拿出來對照著看。

風雲人物應該要屬McLaren車隊的Lewis Hamilton,今年才開始參加F1的新手,卻已經上一場加拿大站和這場拿下兩個第一名,在這場比賽,面對同車隊已拿過兩次世界冠軍的Alonso,一路上以一秒多的差距,把對手甩在後面。17場賽事的F1己經比七場了,Hamilton的積分領先Alonso有十分之多了,實力真的不容小覷,以一個一年不滿的新手而言,這樣的成績實在可怕。若是Michael Schumacher沒有退休,或許可以與之一較長短。

比賽結束後,趁著避開「退潮」的時間,去參觀位在賽道內的The Hall of Fame Museum,看看過去有名的賽車及賽車手,當然也不可忘記到買點紀念品:p 但這可走死我們了,從賽道的最北端走到最南端,來回應該超過五公里了。不過很有趣的,看到許多前一天比賽的Porshe GT3,正在裝前貨櫃車,也見到痴痴的車迷在等待車手出來。我們還遇到一群超熱情的巴西人,特定跑到美國來看F1,主動要跟我們合照,也沒有別的原因,就很high的說"Brazil and Taiwan friendship!",不過一開始還以為我們是日本人,也能理解啦。F1風迷的地方除了歐洲,就是日本跟南美洲了。

因為F1在美國不流行,所以在1991年後,有近十年F1不在美國設站,直到2000年才又選定Indianipolis Motor Speedway,但約只簽到今年,一直有傳言可能無法續約,而FIA有意把美國這站的位置,搬到印度去,以拓展亞洲的市場(上海和馬來西亞都有站了,先前台灣本來也有機會的)。如果真的沒有辦法續約,那這次來看F1就真的是賺到了!(這裡有歷年賽車場的列表)

Jun 11, 2007

The Exorcist

所謂的經典電影,不僅僅有劃時代的指標作用,帶領風潮的本事,而且有歷久彌新的特質。The Exorcist 《大法師》就是這樣的電影。

由William Friedkin 執導,1973年上映的《大法師》,被稱作「史上最恐怖的電影」,不是「最... 之一」,在血腥煽情和高科技特效大量充斥於電影的今日,《大法師》依舊是恐怖電影中之「最」。

一般的恐怖片,不外乎是製造相當多的噁心、血腥和驚叫情節,原則就像是小時候,冷不防地從人背後大叫一聲,嚇他一下。這種片子,在觀看當下叫一叫之後,也就不會再記得。在特效技術進步的推力下,場面愈來愈擬真,愈來愈噁心,相對地,觀眾也愈看愈覺得假。而且這類片子看多了,通常就可以預測到什麼時候該被嚇了。和現在的電影相比,《大法師》的恐怖鏡頭,就像是三歲的小朋友一樣。經典的腦袋180度轉,很明顯的看得出是機械娃娃;身體凌空飄浮的場面,還能隱約看見懸吊的鋼絲。但是在三十年後,《大法師》震撼人心的力量依然強大,就如其它知名的經典電影,在「說故事的方式」上打動人心。

與其要說《大法師》是一部敘述神父驅魔的電影,我倒是寧願說這是一部描寫人心的電影。電影花了大半的時間,從生活的細節和母親的工作社交圈,鋪陳出這位頗具名氣的演員母親,對她女兒強烈的感情,彼此相依為命的緊密連繋,凸顯出在女兒「病情」開始惡化後,心中的焦慮、不安和無助。一群醫生在現代醫學的力量之下,也對小女孩的「病症」束手無策,這位平時高雅的母視,也不免生氣地對他們咆哮。同一時間下的另一條故事,住在附近,原先是著名心理醫生,後來獻身上帝作為一名神父,在面臨母親的苦難時,體認到現實世界中的無力感,他舅舅對他說,「如果你不是一名神父,你就會是一位著名的心理醫生,那你媽媽也會住在豪華公寓,而不是在這種鬼地方」,心裡的不禁會問自己,自己委身的上帝能給什麼幫助。所以在後來的驅魔的過程中,他信心的不全,被另一位年老的神父斥責而退出房間...

恐怖電影之所以恐怖,是站立在人的不安,絕大部分電影塑在的不安,來自外界,而《大法師》所觸及的就是來自人內在的不安。有數個場景,是小女孩在醫院作檢查或「治療」,白色冰冷的色調,不協調的機器運轉聲,醫護人員的面無表情,和小女孩的痛苦神情。以前(二十歲左右)看這部電影,不覺得這裡有什麼東西想表達,但是現在我了解到,那就像是你小時候生病,被爸媽帶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身旁圍繞著一群像是沒有感情的醫護人員,你從未看過也無法理解的儀器道具,貼著你身體游走,即使你心愛的爸媽在你身旁,你的心中還是有強烈的不安全感。

記得當初在談論日本的《七夜怪譚》,大家認為它一點點累積、營造的恐怖氛圍,遠勝過賣弄血腥暴力的美國片。但是現在想起來,還是遠遠不及《大法師》,一點點撃碎內心最後的安詳和信仰,你所面對的恐懼,不是魔鬼帶來的暴力或異能,而是來自於自己的不安,原先所依附的,以不復存在。

Jun 3, 2007

Diarios de Motocicleta

Wandering around our America has changed me more than I thought. I am not me any more. At least I'm not the same me I was.
by Che Guevara

不記得什麼時候第一次知道這號人物,成為普羅文化象徵的Che,其顯明的頭像照片,常常在T-shirt或海報上出現,但要算是真正認識,是在今年春假出去玩,看到一支塗鴨後,才去查閱他的事蹟。昨晚看了電影,《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又再度加深我對他的了解。

本名Ernesto Rafael Guevara de la Serna(1928 - 1967),出生在一個阿根廷的望族世家,成為濟人的醫生,是他原先的志願。旅行,是他的興趣,在求學期間,他就周歷拉丁美洲,花過兩個月的時間,走遍阿根廷的北方。這部電影《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就是描述他在醫學院的最後一年,他休學一整年,從阿根廷一路向北,上萬公里的路途,穿越整個南美洲,還在秘魯的一個麻瘋隔離區,做了幾個月的義工。這趟旅程,一開始是揮灑青春的熱情,雖然艱困的旅程,卻不減旅行的欣喜之情;但漸漸地,Ernesto看見整個拉丁美洲的貧困和苦難,遭到世界遺忘的文化和底層民眾,一個小小革命思想的火,在Ernestro的心裡開始滋長。

在前往秘魯麻瘋病隔離區時,搭乘的輪船,後面拉著一條小船,上面都是社會底層的人,擁擠的船艙,惡劣的環境,強烈的對比著輪船上的燈紅酒綠。Ernesto站在甲板上,望著這艘破舊小船上的人們,一臉沈思。等到在麻瘋病隔離區做義工的最後一晚,也是他二十四歲的生日,他隔著寬廣的河水,望著住滿麻瘋病人的對岸,他下定的決心,在眾人認為是瘋狂的情況下,他游渡深廣的河,和麻瘋病人在對岸度過他在這裡最後的一晚。

或許是過度的浪漫,過度的理想主義,但這種情操是我們心靈所嚮往的。影片不談論他的革命事業,卻明白的呈現出,一個人思想上的轉變,就如同電影所說,「這不是什麼英雄事蹟, 只是兩條短暫的平行線觸發一段偶然的視界」。兩個人,相同的旅程,同樣的經歷,但是Ernesto做出不一樣的決擇。對我而言,Ernesto是個偉大的人,不是說他的左翼思想或是革命意識,而且在面對世間的苦難時,大多數的人(我也是其中之一),也許會有想法,但也僅僅是讓它停留在腦袋裡,但Ernestro明確地知道他應該做什麼,而且他付諸實行,鞠躬盡瘁。

看完電影,我連想到另一個人,孫中山。從小,我們就被教導他的偉大,他的事蹟,我承認他是了不起的人物,但是在這些不平凡的作為之中,對我完全沒有情感上的認同,因為他已經是不平凡,和做為平凡人的我,引發不起任何共鳴。但是在《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中,我們被帶入相同的境遇之中,了解到Ernesto是如何從平凡成為不平凡。我就好奇,孫中山,也應該是從平凡開始,但我們都不知道,他是如何踏入不平凡的人生。我希望能看到,同樣能觸動人心的故事在孫中山上,而不要像是蔣介石看魚兒逆流而上的荒誕笑話。

May 25, 2007

Wright Plus Walk 2007

Frank Lloyd Wright(1867 - 1959)是世界最著名且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其以人性自然為中心、利用極簡的幾何圖形及融合日本風格的設計,擺脫當時美國的主流走向,受到空前的歡迎,與師Louis Sullivan和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並稱美國三大建築師。

在約紐的Guggenheim Museum(古根漢博物館),簡單卻前衛的鸚鵡螺造型,是其代表作品之一。位於 Pittsburgh(匹茲堡)附近的Fallingwater(落水山莊),更是完全展現出他個人風格的代表作品。整棟房子橫跨於瀑布之上,自然地融入周圍的樹林之中,水平延展式的設計,隱密式的入口,無一不是他的代表特色。

在十九世紀末,Wright在芝加哥西郊的Oak Park,結識第一任妻子,並建造了他第一棟住房,兼作他的工作室,他頭二十年的設計生涯,就在這裡渡過。同時,他為不少當地居民設計住家,於是Oak Park成為欣賞他作品相當重要的景點之一。

除了自己偶爾和朋友來這裡逛逛,只要有親朋好友來芝加哥玩,Oak Park也都被我列入推薦的景點之中。但是很可惜的,除了Home and StudioUnity Temple是可以讓一般民眾參觀之外,其它Frank Lloyd Wright設計的民房,是無法進入的。那些屬於私人的產業,絕大部分目前都有人住在裡頭,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進去參觀的。雖然我到Oak Park也四五次了,但也都只能在外面晃晃,看看房屋的外觀,想像一下室內的情景。

不過,每年有一天,就只有一天,這些私人房舍會開放給外人參觀,只要能夠買下這不低的票價,就有機會進到室內來參觀。今年的開放日是在五月十九日,早在一個多月前,就賣掉四分之三的票了,我心想不趕快出手不行,問了所有在這裡認識的朋友,結果只約到兩位。就算只有我一個人也是要去的,因為天曉得這一生還有沒有機會了。

當天起了個大早,八點從家裡出發,開車北上,兩個多小時後到達Oak Park。天氣算是很棒,晴空萬里,氣溫宜人,走在Oak Park感覺相當的舒服。參觀的人潮比想像的多的多,每棟房子前都是大排長龍,雖然聽說賣出去的票是250張,但總覺得這個人數應該是有三四倍之多。等待在隊伍之中,和朋友聊天閒扯,拿著相機隨手拍照,跟著人群魚貫向前。整個參觀的行程安排的相當不錯,排到隊伍的前頭,就會以幾人為一組,由工作人員領入房子內。進入屋內,參觀的路線是已經被設計好的,每個房間都會有人專門講解,二到三分鐘,就往下一個房間前進。

有些房子從外觀看起來,就是很有設計感,有些看起來就是平凡無奇,但是一走進那些平凡無奇的房子中,就發現不可貌相,裡面的裝潢格局,讓人或驚豔或羨慕或嚮往,內部的每個細節,都展現出屋主或是設計師的品味。有位屋主應該是醉心於東方文化,所有的傢俱和擺設,都是中國或日本的東西,青花瓷,佛像,屏風,浮世繪;天花板的橫梁和沙發椅,有相同的幾何造型,角落的吊燈,巧妙地融合在這幾何圖形之中;Frank Lloyd Wright慣用的幾何圖形窗櫺,和椅背極高的餐桌椅;房間的牆壁打通成一條走廊,讓人站在房屋這頭的窗戶,可以直接看到另一頭的窗戶... 等等。

Frank Lloyd Wright的設計有幾個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的特色。最常聽到解說員提到的一個字,就是horizon(地平線)。Frank Lloyd Wright喜歡做水平延伸式的設計,所以不單單是屋簷特別向外延伸,連一般閣樓尖型的屋頂,經過他的手,也被壓扁拉伸成鈍角三角形。上面這個照片也明顯地看出,他所使用的磚頭都特別扁長,而且在砌起來的時候,磚頭間接合的水泥,垂直的部分顏色很淡,水平的就比較深,這樣在視覺上就可以造成很長的水平線效果。室內的橫梁,也刻意地相互連結起來,讓人無論走到那裡都看得見這條水平線。房子的正門,有別於一般房子的正門都在正面中央,一眼就可以找到,他設計的正門都有一定的隱密性,不在正面,通常到經過一個轉彎才能走到門前,而且門面很小,根本就不像是一般高大寛廣的大門;而且就算是室內,門房或是連接房間與房間的通道,頂上都會離奇的低,身高一百八以上的人一定會撞到,這樣的設計理想,是讓人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低著頭通過門廊後,就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相當可惜的,所有的室內都是不準拍攝的,似乎也沒有書籍或畫冊有這些照片(至少在這裡的商店沒有看到),想到看的話,真的也只能在每一年的某一天,專程過來親眼見見。所以說,所費不貲的票價,是完全值得。

May 18, 2007

Monty Hall Problem

在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問題,在在大一第一次上微積分課的時候,老師提出來,花了半節課的時間讓全班討論。基本上,我很喜歡這個老師,上課條理分明,而且很有啟發性,雖然我早已忘記他做什麼名字,不過我想我會喜歡數學,多少有受他的影響。


假設你參加一個抽獎遊戲,有三個門,其中一個門假設是十萬美金,而另外兩個門後什麼都沒有。當你選好了,主持人暫時不把你選擇的門打開,因為他事先知道門後面是什麼,於是他把另外兩個門的其中一個沒有獎品的門打開。這時問題來了,主持人說你可以維持你的選擇,或是換成另一個還沒有打開的門。你要換嗎?


昨天,去旁聽Applied Bayesian Decision Theory時,才知道這個問題叫做Monty Hall problem。原因是這個問題源自於一個美國的電視節目Let's Make a Deal,主持人就叫做Monty Hall。雖然這個問題也被稱作Monty Hall paradox,但在邏輯上是沒有矛盾之處,只是心理上違反人的直覺,在那堂微積分課,就引起相當大的討論,不過老師始終沒有說出答案。一直到唸了統計的學位,才明白其中的道理。不過昨天的課,老師要求大家用Decision Theory的方式找出Bayes procedure,讓我覺得應該要重新思考一番,Bayesian statistics會給予不同的方向嗎?

May 10, 2007

Pandora Internet Radio

我遇過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想要選擇新的唱片時,常會有不知從何下手的煩惱。唱片評鑑是一個方法,但是聽音樂是非常主觀的事,專業無法勝過自己的喜好;經由朋友介紹,也不失是一個方法;台灣的唱片有側標介紹,可以參考看看,但通常寫得很差。我有另一種作法,走到唱片行,隨意瀏灠,即使不認得是誰的唱片,只要唱片封面看對上了眼,就買下來,還好我的口味很多樣,所以總是驚奇多於後悔。拜網路之賜,現在許多唱片都可以在線上試聽,這樣踩到地雷的機率就會小多了。不過,還是有一個問題,如果你想找某一類的音樂,或是和某張曲子風格相近的,可能就不是那麼簡單,除非你對這類的音樂了若指掌,否則如何在茫茫大海之中,找到你想到的?

All Music Guide是我常用的一個網站,它列出樂手和唱片的詳細資料,包含相似風格的樂手和唱片,和受那些人影響或是影響那些人…等等,是一個相當好的參考。不過,我在這樣想提的是一個在網路上的個人化電台。個稱之為Music Genome Project(音樂基因計畫),它把收集到的曲子,從上百種屬性標籤中,像是hard rock roots, major key tonality, a female vocal... 等等,找出適合,標示在這首曲子上。重點是,它可以讓你自由地製作自己的音樂電台,在網路上專門播放你指定類型的曲子,它會根據你「餵」它你的喜好,去挑出有相同或相似屬性的曲子。

舉個例子來說,在我設立的電台中,可以看到有各自的Artist Seeds(樂手種子)、Song Seeds(曲目種子),它就會從你這些種子的屬性,播放相似的曲子。如果它選的曲子不應該出現在你這個電台,你可以給它一個thumbed-down;如果你喜歡,可以給它一個thumbed-up。所以你愈常使用你的電台,愈「餵」它種子,它就會能精準的播出你想要類型的音樂。就像是聽廣播電台,你可以從中得到你沒聽過、但符合你口味的音樂。而且,你可以搜尋和欣賞別人設好的電台,當然,你是沒有辦法更改別人電台的「種子」的。這個計畫目前在持續進行中,資料庫的音樂是會愈來愈豐富,也代表能接觸到的音樂就愈多。

最大的好處(對我來說),就是認識許多符合自己喜好的音樂,而且目前想接觸些loung chill-out music ,這真的很方便;當然是免費,而且線上即時收聽。只要有網路,我可以在工件的時候,就播放我想要的電台,當作背景音樂,偶爾發現到沒聽過,但是很對味的曲子,只要按一下滑鼠,就可以紀錄下來,之後再看看有沒有可能買下來。不過很可惜的,前一陣子它發出一封email,說因為版權的問題,某些國家不准許這樣的線上播放方式,所以,如果你連接網路的ip不是在美國,就有可能無法收聽。希望在台灣沒有這種問題。

Apr 18, 2007

Boiling Frog

A figurative story is told like this: If you put a frog into a pot of boiling water, it will keep jumping for escape; if it is placed in cool and pleasant water and it is heated slowly enough, the frog will be boiled alive.

The fact is...

Though the old experiments1 have shown this story is indeed true, many people in recent time have debunked it.

Vic's2 answer was as follows: "The legend is entirely incorrect! The `critical thermal maxima' of many species of frogs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several investigators. In this procedure, the water in which a frog is submerged is heated gradually at about 2 degrees Fahrenheit per minute. A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is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frog will eventually become more and more active in attempts to escape the heated water. If the container size and opening allow the frog to jump out, it will do so."
"The Legend of the Boiling Frog Is Just a Legend" by Whit Gibbons, Ecoviews, November 18, 2002.

Professor Doug Melton, Harvard University Biology Department, says, "If you put a frog in boiling water, it won't jump out. It will die. If you put it in cold water, it will jump before it gets hot -- they don't sit still for you."
"Next Time, What Say We Boil a Consultant" by Fast Company, October, 1995.

"Rubbish!" say the people who know about frogs. "If a frog had a means of getting out, it certainly would," according to the curator3 of amphibians at the US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Ecological Debt and Climate Change" by Andrew Simms, May 13, 2005.

It only needs a small experiment for verification, which could be operated at a home kitchen. I rather not harm a little animal for only my curiosity, but believe this urban myth is busted! Thought it is still a very good analogy to many phenomena and behavior, I'll try to not use this for metaphor because it is inevitable to mislead people into believing this is a true story. I hope there is another good story for the same metaphor, and if you know one, please speak out the story.


1"The New Psychology" by E.W. Scripture (London: Walter Scott Ltd., 1899)
2Dr. Victor Hutchison of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3Dr. George R. Zug

Apr 16, 2007

Das Parfum

在十七世紀某個炎熱的夏日,充斥各種惡臭的巴黎魚販市場的某個角落,出生了一位具有異於常人嗅聞的嬰孩,葛奴乙(Jean-Baptiste Grenouille)。從他迷戀上少女的體香,他的命運就完全的改變,也改變了他遇上的所有人。

德國作家派翠克.徐四金(Patrick Süskind)的著名小說《香水》,去年拜讀時,一方面佩服作者用相當纖細的文字,描述各種的味道,另一方面也覺得過於生動而感到噁心。所以,對於去年上映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一直沒有勇氣去看(也沒有時間),直到昨天晚上,才把電影好好的看了一遍。

Das Parfum

葛奴乙體認到他在嗅覺上的天賦後,他就發覺世上文字的貧乏,不足形容他所體驗到的。但回想起小說,就覺得作者大概是唯一有辦法用有限的文字,描繪出各式各樣的氣味,讓你從文字中彷彿真實感受到。電影也相當成功的利用視覺,重現想要表達的味覺,無論是污穢不堪、龍蛇雜處的市場氣味,或是天堂般永恆的體香,藉由場景與運鏡的技巧,讓人身在其中。

造就葛奴乙的不凡,並不僅僅是他的嗅覺,而是他對香味的執著,一種近乎變態的執著,同樣也是聖潔般的追求。在電影中,葛奴乙專注的神情,刮下已吸附受害少女體味的油脂,彷彿執行一場神聖的儀式;還有純潔美麗的軀體,安靜赤裸地躺在教堂和石牆的背景下,若不是其它人的驚恐,這也不像是謀殺的棄屍畫面。

但是,葛奴乙在追求的是什麼?是世上最高貴、能夠付予愛的香水?尋找他第一次愛上的少女體香?還是屬於自己特有的味道?在電影中,雖然他收集到最後第十三瓶的「黃金之味」(我自己取的名字:p),製作出令所有人如痴如狂的香水,如果他願意,他可以讓法國皇帝親吻他的腳趾,或是讓教皇讓位給他,但是他一直回想起他第一個愛上的女人香味,一個開啟他視野的香味,一個他永遠無法保存的香味,一個他再也聞不到的香味。但是他要的應該不只是味道,他或許在尋找一種愛與被愛的關係,或是說,他在尋找自己存在的證明。最後他發覺即使是世上最好的香水,也只能帶來被認可的錯覺,所以他選擇回到他的出生地,一次用盡足以征服全世界的香水,讓自己被一群社會底層的男男女女,愛到把他分食,愛到吃下肚子裡。

Apr 14, 2007

一百個對時間見證的單字和照片

這個網站 10x10 / 100 Words and Prictures that Define the Time(我把它翻成「一百個對時間見證的單字和照片」)實在很有趣而且有創意。作者利電腦程式,每小時自動收集網路上國際新聞的RSS,經過語句分析之後,選出比重最高前一百名的單字,配上相關的照片,做成一個十乘十的方格。點選每一方格,就會跳出一個小窗口,列出與這個單字相關的新聞。

這可以作為一個資訊視覺化的新聞閱讀平台。不過,除了新聞來源不多,(只對以下三家的新聞資料做分析,Reuters World News, BBC World Edition, 和New York Times International News),有一個現象,就是圖片的節選和新聞的分類,不是很完善。常常會看到很多相同的照片,不同的關鍵字,但其實都是相同的新聞,只是因為這則新聞過於熱門,和其有關連的關鍵字很多。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而且,有時程式會把不重要的新聞也提出來,看Friday, April 13 2007, 7pm EST的新聞圖片。某一格的照片是阿湯哥,想說又是什麼大事,關鍵字是bomb,有點奇怪,點開來看,第一則是說好萊塢電影公司放置的自動販賣機,會有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的音樂,結果有人誤認為是炸彈而報警,這不算什麼大新聞吧;往下看到第二則及之後的新聞,都是提及在伊拉克的炸彈事件。才猛然發覺,炸彈事件的重要性,讓也有bomb這關鍵字的小新聞,也躍上版面了。阿湯哥也藉機再露個臉,其實所有的事情都與他無關,只是因為他演的電影,讓我小小誤會了一下。

Anyway, 好(玩)的東西,分享出來。

Apr 13, 2007

G.I.

It is common and often heard that people say "G.I."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literal, they use "G.I." in conversations. What is "G.I."?

People say GI referring to the member of US soldier or their equipment. Many thought it was an acronym of "Government Issue"; however, the original term is galvanized iron(鍍鋅,俗稱馬口鐵) and GI was used to denote the military equipments, such as metal trash can, which was made from it in US Army inventories or supply records. During World War I, it was somehow assumed that GI stood for "General Issue". The term even farther referred to all military equipments and soldiers themselves afterwards.

Extensively, G.I. generation is the cohort of Americans who fought in World War II. G.I. Joe was the famous military-figure toy during 60s, who first came out from a comic strip on US military magazines during WWII.

Kenji

Linkin Park(聯合公園)迅速竄紅,帶起一股融合rap和rock的風潮,在樂團中擔任MC的Mike Shinoda,在外界質疑其角色及個人理想實現之下,成立名為Fort Minor的個人樂團,完成評價和銷售都不錯的首張專輯The Rising Tied,其中全部的編曲、填詞、演奏、混音等所有工作都由Mike一人獨立完全,證明其實力不容小覷。這張專輯,不只是big sound,也觸及一些嚴肅的議題和個人的省思追求。二次大戰中的一個小小歷史片段,就從這裡開始。

集中營,大家第一印象應該都是德國人的猶太集中營,有太多述說他們的故事,但是很少人知道,二戰期間美國也設有集中營。在"Kenji"歌詞中提到的Mandinar,應是指目前在加州已成為國家史蹟的Manzanar,是當年美國集中在美日人的十個集中營之一。

早在1932年開始,美國軍方和FBI就開始名列「有潛在危險」的日裔美國人,民間反日浪潮在珍珠港事件達到高峰。1941年十二月七日,也是珍珠港事件後第二天,FBI就逮捕了超過兩千名的「可疑破壞份子」。雖然美國憲法保障美國公民應有的權利,但基於Immigration Act of 1924(也是Asian Exclusion Act,類似十九世紀末的排華法案),大部分這些日裔美國公民被歸類為「敵方外國人」。1942年二月,美國羅斯福總統通過Executive Order 9066,使得有十二萬日裔被關入集中集,其中有超過七萬人為美國公民。"Kenji"就是Mike從家人親戚口中聽到的故事。

They gave Ken, a couple of days
To get his whole life packed in two bags
Just two bags, couldn't even pack his clothes
Some folks didn't even have a suitcase, to pack anything in
So two trash bags was all they gave them
When the kids asked mum Where are we goin'
Nobody even knew what to say to them
Ken didn't wanna lie, he said The US is lookin' for spies
So we have to live in a place called Mandinar
Where a lot of Japanese people are
有人進去後就再也沒有出來過,出來的人,還得面臨社會異樣歧視的對待。
But, when they got back to their home
What they saw made them feel so alone
These people had trashed every room
Smashed in the windows and bashed in the doors
Written on the walls and the floor
Japs not welcome anymore
And Kenji dropped both of his bags at his sides and just stood outside
He, looked at his wife without words to say
She looked back at him wiped the tears away
And, said Someday we'll be okay, someday

這讓我想起去年一則新聞,被喻為美國上世紀最大冤獄的受害者逝世。戸栗郁子(Iva Ikuko Toguri D'Aquino),一位在美國土生土長、不太會說日本話、不愛日本食物的日裔女子,陰錯陽差的到日本照顧姑媽,就遇上太平洋戰爭,回不了美國。堅持不放棄美國藉,希望美國戰勝而能回國,因此在日本飽受冷暖。無意間,因其流利的英語而被網羅至廣播節目中對美軍進行宣傳;自稱「孤兒安」,其獨特、深思熟慮後的滑稽言辭,不但沒有打擊盟軍士氣,反而激勵其士氣。但戰後,戶粟郁子在東京被捕,被美國視為「東京玫瑰」(此為美國對日本利用廣播宣傳打心理戰的女播音員的總稱)。爾後,被遣送回美國,判定八項判國罪,監禁十年,處以高達一萬美金的罰金,並剝奪她珍視並一直力保的美國國籍。

戸栗郁子唯一的罪行是她的種族,而且戰後美國對日報復的一種心態。隨著美國仇日情緒的淡化,以及焦點轉移至對抗共產勢力,在1977年卡特總統無條件特赦下,戸栗郁子終於平反並恢復美國國籍。

延伸閱讀:MANZANAR - America's Concentration Camp

Apr 10, 2007

有朋自遠方來

IMGP4236不亦樂乎!

相識十多年,經歷共同成長的歲月,曾經相互扶持前進,如今各奔東西,隔著太平洋,追逐各自的夢想。

多年沒見,有太多的話,想好好聊一聊,但時間太短,行程太多,沒能像過去一樣,徹夜長談。你依舊是我認識的你,唯一讓我不習慣的,是你多了一股穩重和溫柔的心,社會的歷練還是挺磨人的。或許是我愛操心,瞎雞婆,但希望你那猶豫不決的習慣,不會讓幸福從你手中溜走。

期待下次的相聚,找個地方喝咖啡,享受片刻的寧靜,訴說彼此的過去和未來。

Apr 4, 2007

Epilogue of 1352 Miles

春假旅遊,終於近入尾聲。三月15日,在從普林斯頓到費城的路途上,點點的雨滴,開始落下,氣溫維持在初春來臨應有的舒適,偶爾的陣風,讓人不禁束緊外衣。雨中,夾雜著小小顆的冰粒,在車窗上彈跳著,從車頂上傳進來輕脆的叮噹聲響,彷彿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最佳寫照。幾天來的好天氣,以一場午後陣雨,作為旅程的結束,也是頗浪漫的。

但是現實總是殘酷的。第二天,美東遇上三月罕見的暴風雪,所有在東岸的機場,從費場、約紐到波土頓,所有的班機都取消了(據新聞報導,有超過1500班次),上萬名的旅客,被迫更改行程,甚至夜宿機場。想要重新安排班機,你可以在機場櫃台排上四小時,或是打電話聽上幾小時的電話語音,最後得到的結果是,最早可以劃到的機位是在三天後。

不僅僅是飛機,連灰狗巴士也受到影響。道路暫陣不通,沒有辦法發車,大批的旅客排在隊伍中,整夜的等待。風雪過後,好不容易可以上路了,卻因為要消化掉先前徹夜等待的乘客,即使加開班車,也是一團混亂。預計中午的班車,也是把隊伍中的旅客,依不同目的地分成兩班,等了兩個多小時,巴士才分批出發。

Greyhound從原定的班機被取消後,煩燥與不安的情緒,就一直纏繞在心頭。歸心似箭,即使寫email給老闆報備過這裡的狀況,老闆也說不用急著回來,但是就有股馬上要回去的衝動,在確定機位要延到星期一的晚上之後,就馬上下決定買灰狗巴士的車票,準備17日星期六中午就去搭車。十六個小時的車程,光是用想的,就覺得這不會是個輕鬆的行程。帶著焦燥的心情上了車,直到遇見Dave。

Dave是位很有耐心、待人和善的巴士司機。長途旅程,大家都不希望坐錯車,遺失行李,或是有什麼閃失,該坐的車跑掉,同樣的問題,Dave不厭其煩的一一回答。每從站台出發,他都一套台詞,"I'm a happy and nice driver at Greyhound. Not necessarily the best, but I'm the nicest. To help me keep my good-buy image, please follow the rules... ",開心且略帶風趣的告訴大家車上不能抽煙喝酒,等等,"Introduce yourself to the person sitting next to you. You might fall in sleep, and you don't want to sleep with someone you don't know... ",諸如此類,給車上帶來愉快的心情。頓時,才發覺自己竟然沈溺於負面的情緒中,其實只是一點小小的不便,與其焦燥,何不看看事情的正面,認真體驗著搭乘美國長途巴士。

從費城,途經Harrisburg,Pittsburgh,Columbus,回到Indianoplis,再搭計程車到機場,把停在機場一週的車子取上,一個小時後,終於回到家。此刻,已經是早上六點,天空已經微亮,終於可以好好個睡了,結束原訂六天的旅程,在第八天躺回自己的床上,好好休息。當然啦,睡前先把「戰利品」排排站好,欣賞一番,所有Ivy League都收集齊啦!

Apr 3, 2007

Targets of 1352 Miles

遊歷過Ivy League所有的八所學校後(Columbia沒去,因為去太多次了),大家問的第一個問題,一定都是「你最喜歡那個學校?」其實每所學校都有其特色,這樣的問題真的有點難以回簽。真的硬要選的話... 還是談談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Cornell座落在山丘之上,從正面上去,經過一大片斜坡的草坪,一大群石頭堆砌的校舍,很有學究的氣派,偶有參雜幾棟「不合群」的現代式建築。穿過這些校舍,到學校背面,跨過一道還算深的溪谷,就是學生宿舍,感覺就精緻多了。在學校週遭,不時會遇到在樹林間的房舍,前後就四五戶在一起,經過一段曲折的小徑,才又看到另外四五戶房舍,整體就像是遠離塵囂的世外桃園。這裡的學生也感覺很奇特,一般而言,在校園內應該到處都可以聽見學生的談話,或是各式的學生活動,可以我們見到一群剛下課的學生走出教室,大家都各走各的路,沒有三兩成群,更不見有人相互交談,也沒有用手機聊天,每個人都安靜獨自的前進,反倒是我這觀光客像是大聲公一樣。Brown其實並不大,就在Providence(Capital of Rhode Island State)旁的一個小山丘上,傳統石造或磚造的大學校舍,在棋格式街道旁圍起一塊一塊的草地,學生就在這裡享受春天的來臨。我喜歡這裡,主要是因為有海的感覺,Providence位於河口,往外約二十英哩,就可以達海邊(這裡Newport可是著名的觀光景點)。可以把自己圈在一個小小竹世界中做研究,一旦需要放鬆,就可以直奔海邊,或者可以到Providence市區,甚至一小時開車就到Boston了。Princetone嘛,雖然被評為美國十大最美校園之一,但明顯不同的是,在菁英政策之下,這裡的學生都有不凡的自信,而且這種自信並不是會刺痛人的自大。同樣是大學城的街道,就是比其它地方多了一種高貴的氣息,整體景觀讓人覺得就是很有水準。走在街道上的行人,也可以一眼就認出是學校的教授,灰白的頭髮,樣式老舊卻相當考究的服飾,緩慢的步調,一臉就是某某領域的頂尖專家的樣子。Ivy League中大概只有Yale有這樣的氣氛,不過像是一座座碉堡似的校舍,厚重的牆壁,讓人覺得難以親近,置身其中宛如牢囚。在逛UPenn的時候,發現這是我遇過維護最好的校園,石板鋪的步道,竟然所有的石板都是完整的,整條步道也沒有缺掉任何一塊,我從來沒遇過這樣的事。圓型的建築藝術圖書館,充滿哈利波特霍格華茲學院的感覺,挑高的屋頂,排列整齊的老式木製桌椅,昏黃的燈光,通上一個小小閣樓的螺旋樓梯,還有方形、四面為玻璃的油燈,高掛在銅黃色的燈架上。

覺得Dartmouth一定要特別提一下,因為這是Ivy League中最不有名的學校。其實這所學校相當小(指學科規模),所以並不稱作university,只是college。在美國東北角一個叫Hanover的小鎮,小到市區中心就在學校的隔壁街,整個鎮應該除了白人外,沒有什麼其它人種吧。我和W剛停好車,走向學校,也沒有拿著地圖或東張西望,一位正走向一棟大樓的學校職員,瞪著我們看了半分鐘,就轉向走過來,問我們需不需要幫忙。我們都想說是不是會出現在這裡的亞洲人,一定就是觀光客。可是也不對啊,這裡也不是什麼觀光的好地方,一定是被誤會來參觀學校。因為時間上很恰好是學校錄取通知寄出後的時候,而且學校也正放春假,所以像我們這樣學生樣子的亞洲人,肯定是被誤會來參觀「未來」的學校,而且我們也遇見一大堆父母親帶小孩來參觀學校。不過,還滿訝異這裡人的熱心,跟想像中的不一樣。學校建築真的沒有什麼特色,外表看上去平凡無奇,連應該最「不同」的商學院,也是沒有特色,就像傳統美國十九世紀到處都有的建築。不過走到裡面,就真的讓人有Ivy League的感覺了,保有古老教室的模樣,也有現代的設備及設計。特別藏書的圖書館,其設計相當的特別,像是室内的一座玻璃塔,還作為某本圖書館建築圖鑑的封面。

Yale旁邊這隻小烏龜,是Yale某廁所內的塗鴨,看得懂嗎?抽著古巴雪茄,滿腦子想著革命(revolution),他的名字是Che!還是不懂?Che Guevara是古巴革命的英雄,也是革命的象徵和左翼政治理想的代名詞。在Harvard見到一個酒館,好像有自己釀啤酒樣子,外面的彩繪玻璃上有四五名身著修道士服的名人,每個人下面也有一句話,我只認得美國總統甘乃迪,他說"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brew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brew for your country."。嘖!沒想到在Ivy League,連講個笑話也要有學問才聽得懂。

Apr 1, 2007

Dining of 1352 Miles

這趟旅行,也可以說是美味之旅啊!

在拉法葉這裡,也有中餐館,但絕大部分是美式中菜。何謂是美式中菜呢?美國人喜歡口味重的,所以調味料不用怕放太多,糖醋、蠔油、味精,大概是排前三名的。到芝加哥中國城,也不見得有道地的中餐。唯一拉法葉值得稱讚的,就是有豆漿,這可是每週六打完籃球後,必需補充的,喝上幾大杯,就有飽飽的滿足感。

Boston但是到了東岸之後,才知道自己還真容易滿足。一到費城,馬上就是到中國城,薑汁花生豆花,超鮮嫩牛肉麵,各式令人懷念的美食,連費城著名的Cheese Steak Sandwich都顧不得了。到K家後,他帶我們去一家馬來西亞餐廳,滿滿英文的菜單,就憑印象點了沙哆、佛缽飄香和雞味飯,再加上老闆娘推薦的,真恨不得自己有三個胃啊。到了波士頓,才令我吃驚,連續兩天,去了兩家台菜餐廳,菜色、店面,真的是「台」到不行,連客人也都超「台」的,肉丸、大腸麵線、魯肉飯...,怎麼會有這麼幸福的事!到Princeton,在K的帶領下,吃到完全是桃源街牛肉麵湯頭的牛肉麵,煎到恰到好處的煎餃,還有親切的老闆,一直聊不停,真像台灣街頭小吃攤的老闆。

說到吃,美國人真的沒什麼創意。剛到Cornell時,W想說問問旅店老闆,那裡有好的餐廳,我就說不用問了,美國人一定說Chili's的。結果,真如我所料,美國大媽還說 "They have the best food I've ever had.",真不該如何回答。想問本地的餐廳,不是連鎖的,美國大媽還是回答 "Chili's is local.",我真的沒輒了。不過還好,找到一家在當地小有名氣的牛排館。說是牛排館,但店面前頭是酒吧,一進門就看到一群男女在高聲飲酒,還想說是不是走錯了,馬上就有人來帶我們到裡面,普通的裝飾,但菜色不輸大城市的牛排館。時間到了,開始有樂隊現場演奏(兩人樂隊),水準還不錯,在這樣的小鎮,也有這樣的人才(是Cornell的學生嗎?),可以好像大家都不太捧場,喝酒的那群人早就散了,酒吧剩兩三人,我也開了五小時的車,己經快撐不住了,要不然應該好好欣賞一下。

HarvardYale,路邊看到一家賣Educated Burgher,果然不虧是Ivy League,連賣的食物都有受過教育。W想說吃了會不會比較聰明,於是就走進去。很明顯的就是學生填肚子的地方,便宜,而且給的份量超大的。雖然整家店面,設計的像是圖書館,牆壁上都是頗有年紀的書籍,客人也都邊吃邊看書,但在變聰明前,會先變胖吧:p

真的是每天都吃到肚子圓嘟嘟的,這跟我過去旅行,在吃方面相當節省的做法,完全相反。機票、住宿、租車,等等固定費用,可以少花錢的地方,就是吃了。但這次,一方面是見到老朋友,另一方面,受不了美食的誘惑,尤其是面對久違的台菜,真的是肚子撐三倍大,重點的菜色都要吃到。早上起床,肚子都還有前一晚的佳餚,到中午都還不會有餓的感覺,午餐也省了。看起來,其實這樣也許沒有花比較多在吃的上面喔!飽一餐,滿足一天,也是很幸福的。

Mar 31, 2007

Hit-the-road of 1352 Miles

在中西部住久了,每每開車出門,即使是到附近出遊或是進芝加哥,沿路的景色實在是一成不變。因為整個中西部的地勢相當平坦,城鎮之間互相都有一定的距離以上,開在高速公路上,大部分時間看到的,是一望無邊的平原。筆直的公路,兩旁偌大的玉米田,可以讓你望到天涯。遼闊的視野,想像就很舒服,可是如果你開了一個多小時,景色都只是這樣,沒有變化,那你可能就會開始懷疑自己在那裡;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小鎮,在時速八十英哩下,咻一聲就過去了,你又開始覺得陷入無限迴圈的苦悶了。

在美東開車,就完全的不同。從費城前往Cornell,算是由南往北,穿越整個紐約州,感覺就在丘陵之間穿梭。有時沿著山腰繞過去,有時是行在山谷之中,從兩座山丘間穿出,也許又見到另一不同的景色。越北開,就發現滑雪場越多,沿路都是滑雪場的廣告看板,有的滑雪場直接就可以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在斜斜山坡中,樹林間開出一條一條的滑雪道。從下了州際公路到Cornell之間,就有不少滑雪場,想必Cornell的學生要滑雪可是非常的方便,搞不好可以買套票,省時又省錢。不過紐約州的警察也算很勤奮了,在州際公路上兩個出口相隔要二十英哩,中間就停了兩三輛的警車,你們要開過來停在路旁抓超速,從交流道過來也要十分鐘吧,真是辛苦啊;不過還好你們口中有魚了,要不然倒楣的可能就是我了:p

荒郊野外,難免會有不怕死的野生動物,不看馬路就過馬路,所以有時路上就會有一種黃色菱形的牌子,畫上黑色的鹿,提醒駕駛這裡常有野鹿出沒。在下了州際公路,往Cornell的路上,景色稍有不同,沿路左右不少的農舍,不過冬天尚未結束,也不知道是種什麼的,一路也看到不少有鹿的牌子。忽然,出現一個有點不一樣的,上面的圖案不是鹿(當然也不是熊),竟然是農耕用的拖拉機,我跟W都傻眼了,這裡有這麼鄉下,大家都開拖拉機上路的嗎?而且這樣的牌子還不只一個。心裡正暗暗稱奇,更絕的出現了,是雪上摩拖車!開車的人要小心雪上摩拖車的出現啊。而且我們真的在加油站加油時,就遇到三台雪上摩拖車來加油。看樣子Cornell附近也算重要的滑雪景點,雪上摩拖車多到需要路牌來警告。

離開Cornell,前往在Harrison, NJ的大學同學K家。遠離白靄靄的山間丘陵,一路是向海的方向前進,地勢也逐漸平坦,白色寂靜的氣氛,也逐漸轉成蕭瑟的景象。路旁,是一大片枯黃的蘆葦,寬闊的河流從中緩緩流過,河的兩岸,偶有擺滿推疊的貨櫃箱,旁邊矗立著巨大的貨櫃起降架,遠方有一座座不知名的工廠,昏暗的夕陽,從滿是烏雲的天邊露出點頭來,暗紅色的陽光打在這些靜止的機械上,彷彿就像是逐漸死去的巨人。直到下了高速公路,進入Newark市區,街道上趕著下班的人群,才看見一絲絲的生氣。

在波士頓,不免會遇上在所有大城市都有的交通問題。但是更遭糕,波士頓市區的道路,並非是整齊的棋盤式,橫來斜去的,加上眾多的單行道,就算手中有再清楚不過的地圖,也很難保證你知道你應該要在那裡轉變。更慘的是,路標是你要找時找不到,找到了也不知道是指什麼,三條路相交四十五度,三個路牌同時出現,你根本不知道那個路標是那條路。下班時間,更能見到在台灣才有的交通擁塞現象;又很「幸運」的,遇上高速公路封鎖,一個小時才前進五英哩,打電話問在波士頓住了八年的學長W,要怎麼前往Cambridge,塞車的時間都讓我把路線可以倒背了。

或許是靠近海的關係吧,從New Jersey一路向New Hampshire前進,沿途看到的「水」還不少,包括溪流、小池塘、湖泊,甚至瀑布,但大多數的「水」都結成冰;沒錯,瀑布也結冰。見到不少山壁上(就在公路旁),成塊的、雪白色的,硬生生的附在上面,像是深藏在岩壁中已久的白玉,顯露在外。正值融雪之際,涓涓的細流,從路旁延伸過馬路,在陽光的照射下,一條一條的晶瑩閃爍著。越往北前進,針葉樹也越來越多,原本盡是光禿禿樹林的山貌,也逐漸的改變成針葉林的暗綠色。出奇不意的抖落身上的積雪,這些樹木,也希望可以曬曬太陽。

這條線,不如在約紐州那麼荒涼了,而且每經過一個城鎮,從房舍的外觀,就可以知道住在這裡的人都過得相當優沃。雖然看上去都是很有年紀的房子,但無論是木造的或是磚造的,都很有特色,而且保養的很好,庭院也整理的漂亮。像Princeton這樣才一萬多人的大學城,沿路的房子都相當精緻,一看就是有錢人住的(這裡的學生也都很有錢),倒是有點像有錢人來這裡渡假用的;New Haven更是不用說,房子都是磚造的,應該都有上百年了吧。

回到中西部後... 好吧,被高大的玉米田包圍,這樣開車也是在其它地方沒有的。

Mar 27, 2007

Prologue of 1352 Miles

已經過了一個多星期,終於可以在一團混亂之中,抽出點時間,紀綠一下春假的出遊。

Road trip是我一直很想做的事,也就是自己開著車,作長途旅行,欣賞沿途風景的變化,在某些點作短暫的停留,並且可以順道拜訪朋友。這次的春假,算是一次小小的road trip吧。

最初的計劃,是從美東一路開回來,或是沿著美東海岸線,從Maine一路南下至Florida。但考慮到Midwest並沒有什麼好的景色,而且今年冬天來的晚,Maine海邊可能沒什麼好玩的,所以就在琢磨要怎麼玩,重點是要沿路開車(要不問為什麼不固定在一個地方渡假)。忘記是誰的意見,說何不去看看所有Ivy League(長春藤聯盟)的學校呢。是啊,除了road trip,看看各大學也是我喜歡的,過去的旅行,只要路途附近有大學,都一定會繞進去看一下(順便收集「戰利品」:p)。

所以就這樣,行程排出來了。去看看Ivy League的學校,也同時拜訪久違的小黑(其實他是我在美國見過最多次面的同學)、學長W和朋友W。大部分朋友聽了我的計劃,第一個問題就是,倒底Ivy League是那八家學校呢?除了Columbia Univ.去過很多次(拜在NYC之賜)之外,其它的是(照行程的順序)Cornell, Yale, Brown, Harvard, Dartmouth College, Princeton, Univ. of Penn.。本來是打算一個人去旅行的,但很久沒見的朋友W,正好閒閒沒事,也就一起旅行罷。於是,飛到費城帶上W,展開這趟Ivy Trip

Mar 26, 2007

Spring Comes!

怎麼知道春天來臨了呢?大地會告訴你。

前兩個星期,就不時聽到呱呱叫的大雁從頭上掠過,好像到南方過冬的加拿大雁,再度北返路過這裡。接連續好幾天陰沈沈的天空,下了幾場大雨,昨天一整天厚重散不去的濃霧,在今天早上,陽光直接穿透房間的窗簾,打在依舊在睡夢中我的臉上,亮得受不了,用棉被摀著頭,卻是熱得無法呼吸。不得已起個大早,出去走了一圈,就可以感覺到今天的太陽,已經不是像冬天那沒有熱度的太陽了。四處都冒出新綠,枯黃和像褪了色般的草地,也都在一天之內,換上了油亮的新綠;松鼠們也都樂得跑出來四處亂竄(過馬路要小心啊!),冬天不知道躲到那裡去的小鳥們,也都同一時間出現在枝頭,吱喳地吵個不停。

怎麼知道春天來臨了呢?美國大學生會告訴你。

夾腳拖鞋不是指標,細背帶加上小熱褲才是重點。戶外慢跑的人驟增,高爾夫球場上的人群又出現了;在校園三兩成群的坐在草地上,隔壁鄰居坐在陽台上,都是在曬太陽。fraternities(兄弟會)又開始開很大聲的音樂,一群男生打著赤膊(還沒這麼熱吧?醉翁之意不在酒啊~),玩丟沙包的遊戲。路上的車子都車窗天窗全開,敞篷車更是不會放過機會,摩托車也都出籠,享受春風在臉上撫過的愜意。

春天到了!

Mar 7, 2007

二二八事件 - 當代的反思

六十年後,我們究竟能夠從二二八事件學到什麼?

每到這個日子,台灣的各界都會出來發點聲音,證明自己沒有忘記二二八;政界當然是好好「把握」這個機會,拉攏群眾,到處走場,宣揚「真相」,相互指責,製造對立;媒體更是樂得有話題可好好刊載一番,搞不好也能衝衝業績。頓時,台灣就像一個病人躺在病床上,傷口被扒開,被一大群人圍著,東瞧西瞧,指指點點;事後,大家一哄而散,病人依舊躺在病床上。

歷史是不容遺忘的,但不能被扭曲,更不應該成為政治籌碼。無數的紀念會、音樂會,到處林立的紀念碑,各家版本的真相還原... 究竟我們想要什麼?當我們在教育下一代的時候,是教導他們仇恨,還是寬恕,或是其它?

最後,以「二二八事件紀念碑碑文」,冀望這塊被詛咒的土地,會有和平共榮的一日。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消息傳來,萬民歡騰,慶幸脫離不公不義之殖民統治。詎料台灣行政長官陳儀,肩負接收治台重任,卻不諳民情,施政偏頗,歧視台民,加以官紀敗壞,產銷失調,物價飛漲,失業嚴重,民眾不滿情緒瀕於沸點。
  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人員於台北市延平北路查緝私菸,打傷女販,誤殺路人,激起民憤。次日,台北群眾遊行示威,前往長官公署請求懲凶,不意竟遭槍擊,死傷數人,由是點燃全面抗爭怒火。為解決爭端與消除積怨,各地士紳組成事件處理委員會,居中協調,並提出政治改革要求。
  不料,陳儀顢頇剛愎,一面協調,一面以士紳為奸匪叛徒,逕向南京請兵。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聞報,即派兵來台。3月8日,二十一師在師長劉雨卿指揮下登陸基隆。10日,全台戒嚴。警備總司令部參謀長柯遠芬、基隆要塞司令史宏熹、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及憲兵團長張慕陶等人,在鎮壓清鄉時,株連無辜,數月之間,死傷、失蹤者數以萬計,其中以基隆、台北、嘉義、高雄最為慘重,事稱二二八事件。
  斯後近半世紀,台灣長期戒嚴,朝野噤若寒蟬,莫敢觸及此一禁忌。然冤屈鬱積,終須宣洩,省籍猜忌與統獨爭議,尤屬隱憂。1987年解嚴後,各界深感沈痾不治,安和難期,乃有二二八事件之調查研究,國家元首之致歉,受難者與其家屬之補償,以及紀念碑之建立。療愈社會巨創,有賴全民共盡心力。勒石雋文,旨在告慰亡者在天之靈,平撫受難者及其家屬悲憤之情,並警示國人,引為殷鑒。自今而後,無分你我,凝為一體,互助以愛,相待以誠,化仇恨於無形,肇和平於永恆。天祐寶島,萬古長青。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謹立。

Mar 3, 2007

二二八事件 - 人性的光輝

整個事件的過程,許多台灣老百姓遭軍警屠殺,也有許多外省人遭台灣民眾洩憤打死。在這種籠罩著肅殺昏暗的氣氛下,依然有看見不少人性燦爛的一面,表現出不分省籍的互助扶持。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林獻堂以自身性命作擔保,挽救被台灣民眾追打的嚴家淦。當時嚴家淦為交通處長,到台中洽公,此時台中也遭到二二八事件的漫火波及,一行人同林獻堂前往林家避難。途中遭到激憤的台灣群眾追趕,林獻堂把嚴家淦等人藏匿於樓上倉庫裡,群眾依舊不願放過嚴家淦一行人,此時林獻堂拍胸脯說道,「若是要嚴某人的話,先要踩過我的身體才可以去」,民眾才逐一離去。事後,林獻堂逝世於東京,骨灰運回台灣時,時任台灣省主席的嚴家淦率員在機場恭候,在悼詞中寫道:「猶憶患難相扶,照人肝膽」。

被稱為「竹中之父」的教育家辛志平,從大陸來台,在新竹創辦中學,也遇到二二八事件。當時台灣學生曾重郎,帶領一批群眾要去毆打貪官污吏,但被激怒的群眾已不分清紅皂白,於是曾重郎就把辛志平一家人帶到學生宿舍中,和其它教職員一同保護。後來國軍從基隆登台,開始搜捕相關人士,曾重郎被列名通緝,這時重志郎在辛志平的幫助下,躲過一劫,事後雖被憲兵抓到,傳訊扣押,在辛志平的力保之下,平安釋放。

另一有名的例子,就是在台東的卑南族族長馬智禮。在二二八事件延燒到台東時,台東縣官員及家人近二百人,逃到初鹿後山,馬智禮動員族人,開封從日本軍隊接手的武器,嚴密戒護,隔絕與情緒激動的台灣人接觸,後來陸續有外省人到此尋求保護。事後綏靖清鄉的行動中,台東縣也因此成為二二八事件中,全台唯一沒有人遭槍斃的縣份。但諷刺的是,在二二八事件八大寇名單中,馬智禮被列為第五,罪名為「擁槍自重」。

二二八事件 - 洪流的人物

陳儀

浙江肇興人。在擔任福建省主席期間,陳儀數次考察日本統治的台灣,對台灣高度發展留下深刻印象。二戰後,蔣介石採用陳儀的建議,1945年在台灣設立「台灣行政公署」(一種特別行政組織),指派陳儀為第一任(也是唯一的一任)行政長官。至此,台灣所有事務,由該公署負責。二二八事件後,陳儀遭撤職,調回大陸改任國民黨顧問,同年,行政公署亦撤銷,台灣省政府成立。爾後,陳儀試圖投靠共產黨,遭舉發,被軟禁,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解壓囚於基隆。1950年,遭槍決。

林江邁

台灣新竹人,二二八事件導火線主角。因遭查緝私煙,被查緝員以槍托擊昏,引起群眾不滿的情緒,而衍生二二八事件。事後,傷勢復原,育有一子一女,並有外省警官的女婿。延深閱讀:楊渡的林江邁的故事(上) (下)

蔣渭川

台灣宜蘭人,蔣渭水胞弟。受其早逝兄長渭水的影響,有深厚的民族意識。由於其在台灣基層的影響力,成為二二八處委員的重要成員之一。屢此質疑陳儀派兵之舉,卻遭矢口否認。逃過武裝警察的槍擊(其女兒卻喪命),被陳儀列為「二二八事件首謀叛亂在逃主犯」,同時也因其被陳儀利用而遭台灣同志不齒。其後由丘念台具保而平反。

謝雪紅

台灣彰化人。參與台灣共產黨創建,以建立台灣共和國與打倒日本帝國殖民為目的。二二八事件時,在台中地區成立「二七部隊」,後遭國民黨軍隊鎮壓,退至埔里解散。謝雪紅逃到香港,終身未回台。在大陸,因其濃厚台灣意識,被批為地方主義。爾後,被批為右派分子,於文革期間逝世。1986年平反。

Mar 2, 2007

二二八事件 - 無情的時代

其實二二八事件,由原本的治安事件(查緝糾紛),轉變成社會運動(請願示威運動),而後成為官方與民間的武裝衝突,更激化成政治鬥爭和白色恐怖。事情會有如此快速且戲劇性的變化,原因是錯綜複雜的,我不嘗試去找出所有的緣由,但在此略述幾件相關的時代背景,希望可以大約勾勒出一幅大時代的圖像。

公賣,是從日據時代就有的政策。一開始,是為了禁絕民眾普遍抽鴉片的現象,爾後發現利潤豐厚,且為了支援日帝的軍事行動,開始實施其它物資的公賣(如酒、糖...等)。在二戰之後,台灣經美軍的轟炸,經濟幾乎停擺,公共建設遭嚴重破壞,重建工作困難;日本在台灣的儲金制度崩解,國民政府接收初期,又大量印製鈔票,,延續日據時代政策,壟斷經濟,加上為了應付在大陸的國共內戰,民生物資大部分投入戰區,整個台灣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

雖然國共內戰引起的金融混亂,台灣比大陸稍好一些,但持續供給大陸物料資源,情況不見得比二戰期時好,再加上國民黨官員貪腐嚴重,說人民怨聲載道,一點也不為過,所謂的「五天五地」不是沒有道理的。另外,是文化和語言的隔閡,許多官員由外省人擔任,台灣人少通曉中文和普通話,能擔任要職的更是少數,不平等現象因而產生;更有不少外省人視投從日軍的台灣人為漢奸。視共產黨為毐蛇猛獸的國民政府,也藉機打擊台灣異議人士,二二八事後,更將此一事件推諉給共產黨。種種因素加起來,就不難理解,事態發生至此的必然性。

Mar 1, 2007

二二八事件 - 悲情的開始

民眾憤慨的心情難以平息,二月廿八日,不僅罷課罷工,並開始組始遊行隊伍,提出強烈議與不滿。沿途砸毀延平派出所及專賣局台北分局,群眾湧至專賣局總局,提出槍決兇手、撫卹被害者遺族等訴求,交渉無效,即轉往行政長官公署前請願。未料,公署已佈置兵力,群眾遭機槍掃射,死傷數人。情勢至此,加劇台灣人民對陳儀政權的不滿,長期受剝削及不平待遇,完全的爆發出來,甚至波及無辜外省人。群眾佔領新公園的廣播電台,向全島廣播事件經過,許多公家機關遭群眾包圖,警民發生激烈衝突。陳儀宣布台北市戒嚴,動員武裝警察,開槍驅離群眾。

台灣民眾得知因查緝私煙而發生的一連串事情,各地紛紛響應台北的號召。三月一日,由台北各界人士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處委會),提出對現況的因應之策,及政治改革主張,派代表與陳儀談判。當天陳儀宣布解除戒嚴,但仍有多數死傷衝突。除了此政治協商路線,有另一部分人士走武裝路線,在各地組織民兵「起義」,例如謝雪紅組的「二七部隊」。此時,全島各地已有無數的死亡衝突,但真正腥風血雨的日子才要到來。

三月七日,處委會所提出的「三十二條處理大綱」(會中追加成四十二條),被陳儀斷然拒絕。陳儀向蔣介石請調的大軍,上海來的二十一師,三月八日,自基隆港登陸。

...隨21師來台的副官處長何聘儒回憶云:「三月八日(按:應是 九日)午前,四三八團乘船開進基隆港,尚未靠岸時,即遭到岸上群 眾的怒吼反抗。但該團在基隆要塞部隊的配合下,立刻架起機槍向岸 上群眾亂掃,很多人被打得頭破腳斷,肝腸滿地,甚至孕婦、小孩亦 不倖免。直至晚上,我隨軍部船隻靠岸登陸後,碼頭附近一帶,在燈 光下尚可看到斑斑血跡。」「部隊登陸後,即派一個營佔領基隆周圍 要地,並四出搜捕亂民。主力迅速向台北推進,沿途見到人多的地方 ,即瘋狂地進行掃射,真像瘋狗一樣,到處亂咬。」其它資料亦指稱 要塞司令部會同登陸部隊在基隆市區進行「掃蕩」,大炮、機槍、步槍齊響,沿街見人便殺,男女老幼死傷甚多...
(引自「行政院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 p.140)

持續數天無法避免,也無法忘記的血腥屠殺。三月十日,陳儀下令解散處委會,宣布全台戒嚴,官方宣稱此次動亂為共產黨所煽動。緊接著,是綏靖和清鄉。查封「非法團體」,逮捕「判亂人士」,許多假借清鄉之名,濫捕濫殺,受害情況持續擴大。五月十五日首任省主席抵台,隔天解除戒嚴,表面上告一段落,但拘捕行動仍在進行...

Feb 28, 2007

二二八事件 - 故事的發端

事情是從1947年2月27日開始的。

時代的背景是混亂的,二戰剛結束,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沒有多久,當時的情況可以由在台灣廣為流傳所謂的「五天五地」瞧出端倪 - 「盟軍轟炸驚天動地,臺灣光復歡天喜地,貪官污吏花天酒地,政治混亂烏天暗地,物價起漲呼天叫地。」。承襲日據時代的作法,煙酒在台灣是不准私營的,但是很多老百姓為了生活,依然會擺攤販賣私煙。台灣省專賣局查緝員傅學通等人,在台北市天馬茶房前,查獲年40歲並攜一子一女的婦人林江邁在販賣私煙,查緝員欲沒收其身上所有私煙和現金,林江邁表示生計困難而跪地求饒。兩方堅持不下,查緝員公然以槍托公然擊打林江邁頭部。此舉動激起圍觀群眾公憤,傳學通開槍示警,卻誤殺無辜的陳姓市民。群眾包圍警局,要求嚴懲兇手...

林江邁,一個平凡的婦人,引發二二八的悲劇,卻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很少人去注意她。拋開大歷史的觀點,或許可以用「一個人」的歷史,來反思我們如何看待二二八。強力推薦楊渡所寫的〈林江邁的故事(上), (下)〉

至於「始作俑者」的傅學通,則是事後以殺人被地方法院判死刑及褫奪公權終身;上訴最高法院後,以改判十年徒刑定讞。

二二八事件 - 前言

每年到了這個時刻,二二八事件的話題,總是泛濫整個台灣媒體界和政治界。從小,在學校上歷史課的日子,是「規定」不可以講二二八的,就是像是外星球的事情,從來沒有真正認識過。解嚴之後,政治的抄作,新聞媒體報導,大家才開始討論起這件事。但這一直是一個政治話題,我也就沒有想去好好深入了解。有意思的是,我第一次聽到二二八,是在高中的時候,聽一個同齡的女生說起的(其實我是有意追她),她說她討厭的人物是陳儀(這也是我第一次認識這個人),因為二二八,但問起什麼是二二八,她也講不出來龍去脈。後來,在研究所,某年的這個時候,有同學談起二二八,攻訐某政黨,我又問起什麼是二二八,他也是講不出個所以然來。

或許是思鄉情切的關係,來到異國求學之後,開始對於台灣自身的文化和歷史,產生了興趣。二二八,是台灣史上,相當重大而且影響之深的事件之一。過去從來沒有好好的去了解過,希望藉由這個日子,能夠對這一事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了解這段歷史,並不是要怪罪任何人或任何黨派,更不可能是要樹立什麼旗幟,純粹是以自省的角度來看待,「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看清楚過去的腳印,是為了踏出更美好的下一步。

要明白清楚的闡述所有的來龍去脈,是很難辦得到。姑且不論我沒有那麼多美國時間,尤其二二八事件,事隔六十年,經過長期的噤口和當事人的逝去,史料上的整理,就有其困難性;再加上身處國外,最方便,也是目前唯一能取得資料的管道,就是網際網路,雖然Google很好用,但是很容易獲得偏頗,甚至假偽的資料。種種諸多原因下,本文的論述是有待查驗的。不過基於前述的理由,我儘量以客觀的立場,中性的字眼,人性的角度,來回顧這段歷史。

Feb 27, 2007

Wii DJ

任天堂Wii的出現,不僅造成電玩市場的轟動,也激盪出人們的想像力。這位老兄,利用Wii Remote(Wii的搖控器)的特性,「揮灑」出絕妙的混音舞曲。

懷疑他是造假的嗎?我相信這是有可能的。不僅是他有更加詳細的說明及示範,而且在大陸有人寫了這篇文章,音乐人的无线MIDI控制器,裡面有相關的應用程式,如果我有MIDI的話,一定也要來試試!

Feb 24, 2007

我們的海洋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去年年底,吉尼號(Tzini)貨輪在台灣蘇澳漏油的事件?或者說,有多少人聽說過這件事?

事件發生當時,kokomo老兄跑到事發現場,記錄下親眼所見。

坐著早上6.55的莒光 我決定回到宜蘭 用自己的力量關心這件事情


前天看著 污染範圍的分布圖 所污染的面積 包括我最熟悉的海洋

我曾經在南方澳一直生活到小學五年級

這片海洋再清楚不過

每天上學下學 都可以從山上看到這片海洋 蔚藍的海洋

而這片海洋有著我太多的回憶

看著這樣的新聞 讓我痛心 台灣的生態又再次遭受到人類無情的破壞

跟遠在英國倫敦的朋友 聊了聊 我還是決定回去

即使現在還有一狗票作業還沒寫完 即使我只能再睡兩個小時

我還是決定撘著最早的直搭班車回到宜蘭
當初我在看到這幾篇文章時,我受到很大的感觸。並不是因為報導內容有多詳盡,或是對事件始末分析的有多精闢,而且那股要守護這塊土地的心境。

看到新聞媒體只關注國務機要費案,對於台灣保貴的資產─海洋─受到如此巨大的破壞,卻是草草帶過,心中是又痛又恨;看到kokomo花時間跑去蘇澳,作下紀錄,在網路發出聲音,呼籲大家關心,以及網上各方人士的呼聲,心裡有一絲的安慰,突然覺得台灣還是很有前途的。事隔兩個月,再回頭看這件事,雖然海面上已不見油污,網路上的聲音也逐漸逝去,還是感到我們真的沒有好好愛惜這片土地。

離開台灣之後,我才開始慢慢了解到自己家的可愛之處,以及自己對這片土地的依賴心有多強。在美國中西部住久了,真的令我很懷念在台灣要山有山,要水有水的日子。雖然台灣沒有美國和大陸那種壯麗奇美,但台灣的多樣性,可以短時間內「予取予求」,在一天之內,可以從三千公尺的高山,來到廣闊的太平洋,想要山林或海灘,隨時出發都有。

不清楚目前吉尼號漏油處理的怎麼樣,只希望每年夏年,我依然可以享受到台灣的海灘和陽光。

Reply to 「打電動?恭喜你,你被錄用了!」

...現在的年輕人到底在什麼地方學領導能力呢?答案很簡單:線上遊戲。John Seely Brown用自己研究的經驗指出,12-25歲的年輕人花在線上遊戲的時間已經慢慢的取代了各種球隊、童子軍和社團。而在這些線上遊戲裡面參與公會、集體打寶打怪等等的經驗,已經變成了所謂的領導能力和社群相處的重要關鍵...

<見全文>

網路世界中的學習經驗,是有其價值性,但是否能投射到真實世界中,就需要斟酌。

像是其它的虛構世界,電影、電視和小說等等,我們能夠從中學習到不少真實世界無法體驗的事物,但是這不代表我們可以100%付諸於真實世界中。無論虛構世界能夠多麼真實的反應真實世界,其中存在的落差,是比想像的大。正因是虛構,很容易就忽略許多不願或未見到的部分,同時也放大希望被可見和可信的部分。已有不少的例子顯示,過度反射虛擬世界的結果,可以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本文正是忽視這一點。

其舉的例子,應徵Yahoo的工作,有其合理性。因為在工作的內容和情境,和網路遊戲有很深的連結,其網路經驗恰巧可以反射到工作上來。但是,如果沒有明辦其中的差異,沒有慎用網路經驗的優勢,施錯力道可能會適得其反。就像以在台灣開車的經驗,要在美國開車,依舊會有差距及需要調整的地方。

Feb 19, 2007

Happy PIG Year

過農曆新年,總是大費周章,得以豐富的年夜飯,全家人歡樂相聚一堂。二十年前,總是隨著父母,搭火車轉公車,「千里迢迢」來到阿公阿媽家,在四週都是稻田的紅磚紅瓦古老四合房舍中,吃上一頓沒有一次能夠吃光光的年夜飯,大人聊天喝茶之際,我們小朋友撐著雙眼,也想跟著大人守夜;午夜時分,鞭炮聲有遠有近,此起彼落的響起;隔天,是最開心的時刻,因為可以領到壓歲錢,放各式各樣的鞭炮。

二十年後的新年,沒有阿媽做的長年菜和菜包,也沒有陣耳的鞭炮聲,更不會領到壓歲錢,但是過年的氣氛漫延這個小小的屋子。從下午開始,邀約了一群朋友到家中來包水餃,大家通力合作下,比預計的還快速,在一小時之內就把400粒水餃搞定,等不及要自己帶菜來potluck的人,就開始煮水餃吃起來;陸陸續續,其它的食物到場了,肉羹湯、鹹酥雞、滷雞翅、炸年糕、布丁、珍珠肉丸...等等,還有人做了一個有小豬頭像的超司蛋糕,寫上新年快樂,真可愛^^ 其中最受歡迎,一上桌不到兩分鐘就清光光的,就是客家傳統的「chi-ka gui」!我不知道漢字要怎麼寫啦,就是咬起像紅龜粿,但是是深綠色的而且是鹹口味的一種粿。大家對於做出這道菜的F2會長(F2就是陪老公來唸書的全職老婆,平時以煮出山珍海味為己任),佩服的五體投地,各F2都紛紛向她請教是怎麼做出來的。要不是大家太激動,真應該拍張照作紀念。

酒足飯飽之後,在正式「守夜活動」開始之前,我們請到"魔術師 N忠"來為我們表演魔術,但是現場請上台的助理小姐,實在是沒有進入狀況,表演結束了都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令在場的人也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啦,正式活動開始,看NBA,打麻將,玩樸克牌、UNO,玩Wii,還是純聊天...,大家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了。由於人數又突破我們Party House的紀錄,高達58位,所以我們特地另闢「B棟」讓大家可以看電影,唱KTV,不過好像反應並不是非常熱烈,大家還是喜歡熱鬧,全擠在我們家,人氣強強滾,滾燙到我們家暖氣都關了,窗戶全開,室內還是80℉(外面可是10℉以下),HOT!熱鬧持續到凌晨三點鐘。(See more photos)

另記:意外地看見這篇這篇,雖然我同意某些論點,我還是喜歡過年,不是因為壓歲錢啦,而且那種歡樂而且團聚的氣氛,互道新年好,給人一種新的氣象,有一股新的動力可以向前。很多行為值得省思,方式可以改變,但精神是不可缺少的。Anyway, 大年初一還是別太嚴肅,新年快樂,「豬」事如意!

Feb 16, 2007

Jobs Allocation

這學期旁聽老闆上的一門課(其實我已經修過了,只是不同老師教的),關於Monte Carlo Simualtion,聽到一個有趣的例子,在此記下。

假設有兩種工作要完成,Job 1和Job 2,兩種機台(Workshop)都可以處理這兩種工作,而機台一次只能處理一個工作。Job 1由Workshop A處理,Job 2由Workshop B處理(如圖黑線箭頭所示)。假設Job 1和Job 2進來的速度(arrival rate)是相同的,兩機台的處理速度(process rate)也一樣。現在,Job 1處理完後產生的利潤較高,於是經理決定,Workshop B也處理Job 1(紅色箭頭),而且Job 1有優先權使用Workshop B,也就是說Job 1不必跟Job 2一樣排隊等著使用Workshop B。

這是很直觀的想法,讓利潤高的Job 1優先處理完。這種情況下,Job 1可以很快的就處理完畢,但是排隊等著處理的Job 2就會愈來愈多,而且Workshop A的利用率(utilization)遠低於100%的Workshop B。這個系統並不是最佳化(optimization),沒有處理而一直累積的Job 2,無法帶來利潤,經理必須在不添購機台和增加其容量(capacity)的條件下,設法處理不斷累積的Job 2。

讓兩機台都處理兩種工作?這個方法看似可行,但仔細想就會發現,這跟一個機台只負責一項工作是一樣的效果,反而不如經理先前提出的方案有用。目前發現最有效的方式,配置還是如同上面的例子,讓Workshop B可以處理Job 1和Job 2,但是規則稍微改變一下:當等待處理的Job 1,排隊隊伍長度超過某一個定值(這依系統參數算出來),才讓Workshop B去處理Job 1。這樣,就不會有Job 1長期「霸佔」Workshop B而使得Job 2無法處理的問題了,而且也能夠適時的多處理一些利潤高的Job 1。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夫妻兩人一同分擔家務事時,總是有一位顯得比另一位忙碌。因為其中一位,總是嫌另一半做得不夠好,而過去幫忙,但另一半卻不會回過頭來幫忙。就有如Workshop B同時處理Job 1和Job 2,所以Job 1很快就處理掉,使得只處理Job 1的Workshop A,常常會處於閒置狀態。

Feb 15, 2007

Why Do Fools Fall in Love

This is a song by Frankie Lymon & The Teenagers in 1956 and being a hit by Diana Ross in 80's. My first time of hearing it was in college around 1995. The song is a joyful and brisk 80's song though it is not my style. The lyric is simple and... occasional. Valentine's Day is for lovers, not for me, but I still decide to write it down and wish someday I am that fool.

Why do birds sing so gay
And lovers await the break of day
Why do they fall in love
Why does the rain fall from up above
Why do fools fall in love
Why do they fall in love

Love is a losing game
Love can be a shame
I know of a fool, you see
For that fool is me
Tell me why, tell me why

Why do birds sing so gay 
And lovers await the break of day

Why does my heart skip a crazy beat
For I know it will reach defeat
Tell me why, tell me why
Why do fools fall in love
Tell me why, tell me why

Feb 14, 2007

How Does Cuckoo Prepare For Striking the Hours?


Maestro
Uploaded by dekku

Snow Recess

冬天下雪對美國中西部、五大湖地區來說,是屬於家常便飯的事,每年冬天,大雪紛飛的日子是少不了。但是今年冬天是十足的怪異。從去年底開始,就沒有冬天的感覺,不僅是沒有下雪,而且氣溫都下不來,維持在華氏四十五十之間,一直持續到今年一月,讓人覺得這是溫暖的冬天(反到是冬天不太下雪的西雅圖,下了不少雪,而且還造成大停電)。進入二月之後,情況完全不同了,像是冬天突然地來到,氣溫一口氣降到華氏三十度以下,而且從上週開始,就體驗到什麼叫做冰天雪地。

上週一是破紀錄的低溫,白天有出太陽,竟然還冷到華氏-11度。沒有錯,是負的華氏,換算一下,是近-24度攝氏,而且加上刮大風,感覺的溫度要再低個15度華氏。皮膚被風一吹,已經不是冷了,是痛,就像是被刀割到一樣,這時候真想把自己包成木乃尹,連眼睛都不想露出來。第二天,也就是上週二,開車去學校路上,廣播就開始報各個中小學停課的消息,心裡很納悶,天氣沒有昨天冷,只是陰暗了點,這樣就要停課?是狓昨天的低溫嚇到了嗎?事後發現是我錯了。上午跟老闆meeting完,想去體育館,結果發現外頭開始下大雪了。跑完步一個半小時,車子就被雪埋住了,雪真的是超大的,我想一小時可以降一英吋的雪吧,心想,停課果然是正確的選擇,但Purdue還是無動於衷,繼續上班上課,我還要回辦公室做事嗎?但天氣這麼差,保命要緊,還是回家吧。結果路上積雪積得寸步難行,一路只有20mph的速度,花了平時兩倍的時間回家,真不知道待到下午會是怎樣的情況。

之後就沒有再下雪,一片銀白色的世界,而且出太陽,感覺好棒,週末就看到好多父母帶著小孩,到學校後面的小山丘上滑雪橇,一幅幸福的景象,令人陶醉。但是,好景不長。今天學校發布Snow Recess!一位在Purdue工作三十年的職員說,她只遇過一次因為下雪而學校停止上班上課,今天又發生了。

今天一早起床,看到外面的景象,似乎到好一點,積雪比較薄,而且房屋屋頂也不像照片上有積雪,心裡還在想,氣象預報什麼六吋、八吋、十二吋積雪的snow storm,是不是有點過頭?一出門去學校,就知道一點也不假。大部分的道路,積雪積到車子都很難前進,但某些位於風口的路段,可是一點積雪都沒有,因為風勢太大了,一降下來就被全都部吹走啦!難怪屋頂一點雪都沒有,完全無言了....一早去學校本來要跟老闆meeting,結果老闆email說因為下大雪不來學校了(害我七點就起床),而且十點時學校就宣佈,從今天中午到明天中午停止上班上課。結果我出門完全只是為了體驗snow storm的威力,開車在積雪的馬路上滑行甩尾,目睹汽車滑到路旁的溝渠出不來,在小小的上坡路面引擎轟轟轉卻寸步不移,看著pickup truckSUV如履平地的輕鬆向前,就感嘆自己的車怎麼不是四輪驅動(還一直嫌人家是吃油怪獸)。

上面這張照片,是上週二下大雪時拍的我家陽台,拍照時才下雪不到三小時,就變成那樣了。今天的?就自己想像吧。雪都不是向地面飄的,都是以水平方面「飛行」,打在臉上很痛的,根本就是冰粒了。不過,倒是看見住在我們家附近的大學生,真有不用上課的閒情,一個坐在雪橇上,前面用SUV拉著,就在這裡住區的街道上玩起來了。想必明天出門時,就會看見雪人們來這裡「度假」,而我又得去見老闆,希望她不會又在家裡取暖,等我到學校才email說不來了。

Feb 5, 2007

Super Bowl XLI

每年那天是全美國人討論話題最一致,一定會守在電視機前關注?或許是過新年,但沒啥話題性;選舉,不可能,看投票率就知道;聖誕節也受曯目,但也沒有話題性。答案應該是超級杯(NFL Super Bowl)!

幾件事情可以說明美國這個每年最熱門的一天。看球賽就是要喝啤酒,可是超級杯都是在星期天下午,而美國大部分的州是不準商店在賣酒的,所以只要在前一天去超市,就會在到一箱箱的啤酒,堆得像小山一樣,一座一座的,一群準備在家辦party看球賽的人,都是三四箱以上的買。賽事轉播的廣告時段,雖然半分鐘至少要價250萬美金,但也是各家搶破頭的要播出自己的廣告,原因無它,這是全美一年內收視最好的一個時段。

其它的現象也不用再舉了,看看我們家。因為今年是Indianapolis Colts和Chicago Bears對決,兩個都離我們很近,更覺得非看不可,於是找了一群人來,邊吃便當邊看超級杯。照片中的盛況只是在客廳,還有一半的人在旁邊的餐廳看比賽。在Miami滂浡大雨中,兩隊頻頻失誤,看得大家心情忽高忽低,最後Colts在漂亮防守的interception,拿下這屆超級杯冠軍,左鄰右舍的歡呼聲是一定有的,而且還有煙火哩!看樣子,星期一請假不上班,也都要瘋狂慶祝的!

.avi檔案的麻煩

在Windows XP上,應該不少人遇到.avi格式的檔案,無法刪除、搬移或更改檔名的情況,我自己就深受其擾。雖然有時候刪除或改檔名沒有問題,但總要試很多次才行,常常都會出現"It is being used by another program or person.",但明明就沒有啊,怎麼還會這樣?難道是我安裝什麼軟體會相衝到?

經過估狗大神的指點,發現這是Windows XP的一項「功能」。Windows XP會自動「預覽」.avi檔案,使得你沒有辦法刪除或做任何的更改動作。既然知道原因,就剩如何解決了。方法不外乎關閉或讓Windows XP不執行「預覽功能」。

關閉「預覽功能」,就只需在DOS指令下輸入
regsvr32 /u shmedia.dll
要重新開啟,就輸入
regsvr32 shmedia.dll
但有一個缺點,就是在關閉「預覽」之後,在滑鼠右鍵Property - Summary就無法顯現了,其它格式的檔案,如.wmv和.mp3等等,也都一樣不能看到Summary。另外不讓Windows執行「預覽」的方法,是把一個無關的檔案與.avi檔案一起選取起來,這樣因為點選的檔案包含非.avi的檔案,所以Windows就不會執行「預覽」的動作,你要刪除或更改檔名,就不會有問題了。

兩個方法都不太好用,難道微軟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為什麼「預覽功能」對.avi檔案會有這樣的影響,其它都不會?養這麼多工程師,賺這麼多錢,這樣小小的問題也不解決,難怪會被討厭。

Feb 4, 2007

MS Paint Tutorial

這是一段微軟小畫家(Paint)的「教學」影片。台灣某高中生的自我表現,看得我張口結舌,啞口無言,讓我深深覺得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杜兄說使用成語是思想懶惰,我承認我滿懶的...)想要知道為什麼這位高中生有如此高超的畫技,還是請他自己訴說吧!

Jan 11, 2007

Who Owns iPhone?

今年的International CES(國際消費性電子產品展),本週在Las Vegas揭開序幕。最受矚目的,應該是Apple發表的「智慧型手機」。從Apple計畫開發手機起,就有無數的猜想,這款手機會長什麼樣子,無論是根據Apple過去產品的特色來看,或是另有奇想,但是最終的產品,Apple還是讓人家讚嘆它的設計能力。

按照過去Apple產品命名的規則來看,iBook, iTune, iPod,這款手機直覺就應該叫iPhone。是的,Apple是給她取名叫iPhone沒錯,可是問題來了,這個名字早在2000年時,Cisco就擁有iPhone的冠名權了,其產品全名為Linksys iPhone Dual-Mode Internet Telephony Kit for Skype,也是電話通訊設備。名稱被別人註冊了,又不願意另起新名;擋人財路不明智,又不願別人白白使用自己註冊的名字。好了,雙方人馬早已嚴陣以待,得坐下來好好談,Cisco說兩家會和樂融融,但不知Apple是怎麼想的就是了。

有樣學樣

向人民報告之校園後遺症

老師 : 小明,你考試為什麼作弊?
小明 : 你不要污衊我,你哪隻眼睛看到我作弊?
老師 : 這不是你的小抄嗎?
小明 : 這不是我的,是甲君的!
老師 : 甲君是誰?
小明 : 為了保護當事人,我寧願被冤枉也不說!
老師 : 可是這筆跡明明是你的!
小明 : 你用膝蓋想也知道,我不用作弊也有60分,我會為了多個5分10分去作弊,我會歪哥嗎?
老師 : 作弊就是不對!
小明 : 你有調查過全校2000名同學,其他1999人都沒有作弊嗎?擺明是針對我!
老師 : 我看到你作弊當然要處理,跟其他同學沒有關係!
小明 : 老師你是外省人喔?
老師 : ?
小明 : 我是台灣人的小孩,你抓我就是打壓台灣之子!
老師 : 我是民進黨員耶
小明 : 不管,那你就是披著綠皮的中國豬!
老師 : 算了,老師不處罰你了!
老師 : 小明,你好好唸書,你以後一定會當台灣總統!

Jan 4, 2007

Would Your House Be Flooded?

對於全球暖化,我們是杞人憂天,還是這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問題?無論怎樣,這將會改變我們現有的生活型態。全球暖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是現在進行式,不少觀察都已經揭露出這一事實。但你怎知道你家會不會因為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沒呢?

firetree.net的作者Alex Tingle,利用Google Maps和NASA的海拔資料,模擬海平面上升會被淹沒的地圖,Flood Maps。你可以看到被藍色色塊覆蓋的地區,就是在海平面上升後,會被淹沒的地方。就算你覺得全球暖化與自己無關,也得關心一下自己居住的環境變化吧!

Jan 3, 2007

Musicovery

Musicovery is a very interesting web application which plays music online with your choice of decade, genre, mood, tempo, and so on. From rock to classical, from 50s to nowadays, there's a huge selection of music to listen to. After finishing one song, it continuously plays the next song within your choice.

Musicovery is a good way to find new songs matching your taste, even with different styles. Try unchecking the "hit" box and selecting "discovery". You may unearth many unknown bands and you might just learn to love it! So, what you waiting for? Play it!

Jan 1, 2007

One Ending, Another Beginning

歲末年終之時,除了吃吃喝喝,又免不了要來個新年新希望,訂個未來一年的計畫,也回顧一下過去這一年的種種,等等。不知道有多少人有這樣的想法,但我不是。不是說我不訂任何計畫,而是覺得一定非得在這個時候,才立下計畫或志願嗎?我想並不是。當心中有想法,預備要付諸實行時,就訂下我的計畫和目標。在一年即將結束之際,應該停下腳步,回頭看看當初訂下的計畫,已經完成多少,想想在新的一年,如何向目標更加邁進。

除了檢視過去一年所做的事情,同樣也想想,這一年最難忘的三件事情。或許是喜悅的,或是悲傷的,無論是什麼樣的事,都成為人生中的一部分,也在生命成長中的一環。

  1. 暑假之旅
  2. 中秋之夜
  3. WinterSim '06
讓我們期待新的一年的來臨,更盼望我們有足夠的智慧與力量,去迎接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