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12, 2009

Chinese Democracy

小心,本篇不是政治文!如果夠了解西洋音樂或搖滾音樂,就知道我是要講 Guns N' Roses (槍與玫瑰)這個樂團的最新專輯 Chinese Democracy (台譯:民主大中國)

記得上次 Guns N' Roses (以下簡稱 GNR)出的專輯是在 1993 年的 "The Spaghetti Incident?",沒錯,是在十五年前。其實我本來沒有在聽 GNR,只是有一首曲子 "November Rain" 是每年畢業音樂會時,學校熱音社必定表演的曲子之一(另一首是 Bon Jovi 的 "Never Say Goodbye")。有一年還被拉去當槍手,所以才會認識 GNR。

GNR 的主唱 Axl Rose 嗓音真是相當的棒,屬於沙啞高亢,相當有力量的歌喉。跟 Aerosmith 的 Steven Tyler 是同一類型的歌手,不過我覺得 Rose 對歌曲的詮譯更有一套。樂團的主吉它手 Slash,也是很多學搖滾吉它的人的崇拜對象。不過很惜的,在上一張專輯之後,整個樂團就算是分崩離析了。Slash 和前貝斯手 Duff 離開後,感覺 GNR 就像是死了一樣。1996 年,Rose 開始找新團樂,要製作新的專輯。不過,一直沒有看到新專輯,我也沒有特別喜歡 GNR,沒有繼續去追這消息,所以之後也就以為樂團是解散,或是玩完了。

跨年時,我到芝加哥見一位遠從台灣來的朋友。他一時興起說要去 BestBuy 看看,我就陪他去。結果,我在架上看到一個名稱很有意思的唱片 - Chinese Democracy。仔細瞧,啊?Guns N' Roses 的專輯?一開始我以為是我搞錯了,十幾年不見的樂團,怎麼又出現了。沒錯,這真的是 GNR,而且也就是 '96 年開始製作的那張。費時十幾年,耗資千萬美元(是的,13 millions!),而且是曾經赫赫有名的 GNR 耶,所以就弄了一張回家。

音樂一放出來,就知道跟過去的風格完全不同,但最令我驚訝的事,當聽完整張專輯,會發現這次 GNR 在曲風上的多樣性大大地增加。若是想能重溫過去 GNR 樂風的人,肯定是會大大的失望舟。當然,過往熟悉的聲音,在專輯中還是有出現,只是分量並不多。主唱 Axl Rose 那獨特「噴射引擎式囂張」的嗓音,依舊沒變,但音樂上,聲響較過去豐富飽滿,曲風也多變,不像過去搖滾音樂較為單一的走法。這當然不用說,跟十幾年來,主流搖滾樂風的轉變有密切的關係。

在第一首 "Chinese Democracy" 開頭,在一分多鐘背景音響和閒雜人聲後,在工業搖滾 (industrial rock) 的吉它刷弦中,帶出 Axl Rose 的那鼓撕心裂肺的長吼。接著貝斯和鼓聲,重重的點點擊出,就知道這是 GNR 新的聲音;接著第二首中,不知道是誰的低沈合音,和間奏部分有如鋸子般的吉它獨奏,也是過去不曾見過的;第三首帶點悲情色情的 "Better",也不像過去 GNR 失悲歌曲的哭泣撕吼,反而加入許多的力量;"If the World" 開頭的弗郎明哥吉它,絕對讓人懷疑這是搖滾樂,但聽完全曲,不難讚嘆 Axl Rose 的融合功力;"There Was a Time" 就相當有 GNR 的色彩,以交響音樂開場,並作為整首的背景,利用雙吉它相互交替,加上 Rose 的嗓音,將簡單的搖滾樂,打造的相當有氣勢;"Sorry" 是相當有意思的一首曲子,不見 GNR 的熱血,而是相當陰冷且帶點迷幻;”Madagascar" 一曲在篇排稱得上穩重和悲壯,加上 Martin Luther King 的演說片斷,頗有電影配樂的氣氛,把極欲掙脫某種束搏的渴望,表現無遺;"This is Love" 也是讓人會回想到過去的 GNR,是的,就是 "November Rain"。

這也是很多死忠 GNR 樂迷評批的,已經不是他們所認識的 GNR。尤其是整個樂團,出走到只剩 Axl Rose 和鍵盤手 Dizzy Reed,而且 Rose 網羅了各方人才,讓整個團暴增至九人,所以有人才說,這已經不再是 Guns N' Roses 的專輯,而只是 Axl Rose 的專輯而已。

雖然一開頭,就說了不是政治文,但政治力量無所不在。光看標題,就足以讓這張唱片阻絕在中國市場之外,更不用說歌詞還提及對抗「獨裁」(iron fist)和「法輪功」(Falun Gong),我想不僅讓中國政府氣結,更招來許多「愛國」的中國網友在網路上大肆伐撻。但對歌詞意義的延伸或內含衍生,我也可以說是 Axl Rose 對 Slash 等人的不滿,或對唱片公司的公訴,也可以說是對聽眾長期等待的一個交待,等等,這也只有寫詞的人自己知道。我不想討論,但對在中國市場內,無法欣賞到這張專輯,我覺得是可惜了。

對某些人而言,也許 Guns N' Roses 早已死去,但無論如何,這張 Chinese Democracy 不失為一張好的重搖滾的專輯。At least, I like it much.

Mac Crash!

在 Windows 作業系統中,著名的 Blue Screen of Death (BSoD),也就是俗稱的「藍白畫面」,是家戶喻曉,眾所週知,也幾乎是每個人都見過的畫面。

號稱效能與穩定性都高於 Windows 的 Mac 作業系統 OS X,其實也有系統突然崩潰,無預警死機的狀況。早就在網路上就有所耳聞,但兩年來使用 Macbook 也沒有遇到過,直到一星期前...

還好當時並沒有在執行什麼重要的事情。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事,而且常常事情發生時,也不知道為什麼,能做的,也就只有按下電源鈕,重新再來。

Jan 9, 2009

楽しい vs. 嬉しい

初學日文,學到「嬉しい(うれしい)」和「楽しい(たのしい)」時,一直都搞不太清楚這兩者的差別。翻看一般的日漢字典或是日英字典,兩者的翻譯都不外乎「快樂」「高興」或是 happy, joyful, cheerful, pleasant 等等。在看日劇或動畫時,也會聽到這兩種用法,但似乎並不是同義詞,這兩者有本質性的差異,但一直都搞不清楚。(謎之聲:上課不會問老師嗎!)

昨天看到一則例句,再查了一下,才大概了解其中的差異了。

例1:今天好快樂,楽しかった!
例2:收到禮物我好高興,嬉しい!

可以這樣去理解它。「楽しい」是對於事物當下的高興,個人體驗之後的一種心情;而「嬉しい」多了一種心底的感動,或是某種期待的滿足,可說是更加內化的愉快。所以說,當收到別人送的禮物時,要說「嬉しい」。若說「楽しい」,被認為用詞有誤就算了,若被認為是怪胎就慘了。

至於兩個放在一起,「楽しくて、嬉しい」(happy and pleasant? 又高興又快樂?)有沒有語病,就不是很清楚,個人感覺是有點累贅。

不過話說回來,學英文這麼久,happy, glad, pleasant, pleasing, cheerful, delighted, joyful... 等,也不是分很清楚,看了日英的解釋,只是更加困惑。而且,以中文或英文來學日文,似乎整個學習過程就有很大的不同。真不知道,透過英文來學日文,會不會有問題啊?

Jan 4, 2009

二月的兩大盛事

新的一年開始,就聽到兩則振奮人心的消息,Symphony XX Japan 雙雙要來台演出!分別是在二月22日和二月14日,都是在台北演出。

作為前衛金屬兩大龍頭之一的 Symphony X 和日本搖滾樂團代表的 X Japan,能夠來在台灣演出,真的是對音樂飢渴的樂迷,莫大的新年禮物。

X Japan 是第一支世上自稱為「視覺系」的搖滾樂團,曲風偏向有點前衛風的 speed metal,但許多抒情作品是樂迷的最愛。早在 1997 年 X Japan 就因主唱的離去已經解散,但其魅力一直未減,全球樂迷有增無減,精選輯和DVD也不斷退出。隔年,吉它手 Hedi 意外死在家中,被評為一個時代(視覺系搖滾)的終結。但 2007 年,X Japan 決定要再次復出,再度引熳樂迷的瘋狂。

如果有注意台北101的燈光,在去年九月十月吧,有打出「We Are X」的字幕,那個就是 X Japan 主唱來台的宣傳,那個X的字體也是樂團的 logo。順道一提,X Japan 的最新單曲《I.V.》是作為電影 Saw IV (奪魂鋸4)的主題曲,就可以知道 X Japan 在世界舞台上的魅力。

講到前衛金屬 (progressive metal),第一應該就是想到 Dream Theater,再來就是 Symphony X。不過這兩個樂團的樂風相差很多,而且 Dream Theater 到過台灣數次了(只是為什麼這幾年都不再有了呢?),印象中這回是 Symphony X 頭一回來台。有別於 Dream Theater 風格多變,而且近年曲風有偏硬的傾向,Symphony X 一向如同其名,以交響式風格的金屬曲風,作出史詩般的長篇幅樂章。

實在有點想跑回台灣去聽這兩場說~雖然在美國不乏這類的演唱會,但在台灣可以相當少見的,而且一次又來個兩場,像是大放送一樣。真希望台灣樂迷熱烈一點,就算不景氣也要去,這樣期待以後回台灣,也還能夠有這樣的樂團來台演出。


Symphony X - Set The World On Fir


X JAPAN - 紅 [Last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