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7, 2005

Do you Sudoku? - 5/31/2005

我不定時的會貼上一些過去寫的文章
標題之後的日期是編寫的時間
和大家分享分享

現在流行什麼?

如果看過歐美的報紙,從世界知名的報紙到校園內的學生報,都會有數則每日刊登的益智遊戲 ,像是填字遊戲(crosswork)。這樣小小的遊戲,不僅僅是出現在報紙,還有專門的雜誌及書籍 ,還出現在網路上,在美國每年大約有二十億美金的市場。

現在,來自日本的sudoku,迅速襲捲全世界,從澳洲到克羅埃西亞到美國,相關書籍在英國是 最佳銷售叢書,約紐時報讓它和悠久的crossword並排坐落,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都是sudoku, 日本每個月sudoku專門的雜誌有60多萬本的銷售量,「Sudoku」更成為註冊商標,其他想靠它 賺錢做生意的業者只能使用早期美國人取的名稱「Number Place」。

sudoku,漢字寫作「數獨」,是由九乘九的方格,也就是九個九宮格所組成的,每格被先填入 1至9不同的數字,而玩家要填滿其它所以的空格,使得大正方形每一行每一列及每個九宮格裏 均必須包括1到9的每一個數字。日益風行之後,各種變化的玩法,也令遊戲加深不少難度。 這似乎更滿足現代人的想法,傾向數字更甚於文字,沒有語言的隔閡,只要會加減法,世界各 地的人都可以玩。二十年前在日本,但全球化的是一位香港的退休法官,Wayne Gould,因個 人的興趣,寫了一個Sudoku的小程式,每天賣一則給新罕布夏州的一家當地報社,結果就紅遍 美國,進而進入英國、歐洲。

連手機族的生意也做起來,花點小錢,下載至手機上來玩。不僅如此,英國政府出資的「教師 」雜誌,也建議把Sudoku引進課堂,作為鍛鍊學生腦力的遊戲;牛津大學也正舉辦「2005年數 獨程式設計大賽」,開放校內大學生以各種程式語言,設計出能解開數獨的程式。

Do you Sudoku today?

Aug 28, 2005

被什麼感動?

半年多沒有再去的PCCF,週五終於再次光臨。

如往常一般,和大家吃個晚飯,到會堂,唱唱詩歌,接著聆聽邀請來的傳道人講道。會後,和兩個台灣的朋友,就閒聊起來。原來,其中一位也有和我相同的感受。

不同佈道的方式,所能領受到的,完全不同。像這次的傳道風格,我們都有點不喜歡。用大聲疾呼,不斷重覆的宣告,強壓式的灌輸,期待煽起你心中的火,接受耶穌來到心中。這讓我想起有些音樂崇拜,也是類似的方式,或柔和,或高揚,沈浸在悠揚的歌聲,期待那股感動,能夠臨到身上。

到底我們的感動來自哪裡?是有著共鳴的音樂嗎?還是在眾人中間的呼求嗎?

群眾是極容易被煽動的,集會或是團體之中,常看到群體不理性的行動,都受制於這樣的蠱惑。在尋求上帝的過程,應該極力避免這樣的發生。是否感動都只是降臨在教會詩歌聲中?在佈道會牧師的召喚之中?自己一個獨處時,有受到聖靈的感動過嗎?

我有很多的疑問,也同時尋求一種和上帝親近的方式,一種自己一個人也可以親近上帝的方式。

Aug 25, 2005

慢火煮青蛙?

這幾天在美國的電視新聞,三不五時就報導油價居高不下的問題。而且一些省油的招術,也紛紛的再度被提及而顯得重要。暫且不說原油價格高漲的原 因,或是高油價對整體全球經濟的衝擊如何,這些離老百姓都太遠了。在美國這個重度使用轎車的國家,影響最甚的就是平日開車要多花點錢加油了(其實不只一點 而已)。

不過,既然受過一點高等教育,就不應該只是有事沒事的抱怨汽油價格只漲不跌(如果股價也是這樣,那有多好啊)。我冷靜思考的一個問題是,這真的有這麼嚴重嗎?需要每天不斷地被提醒,像是晚上睡覺時無法醒來的惡夢?

回頭看看三十年前,甚至五十年前,在美國大家一樣都開著車上班上學去買菜。那時候油價是比現在的低,毫無疑問。但是,那時候物價是多少呢?也是毫無疑問的比現在的低。另外,汽車的耗油量,也是毫無疑問的,現在的車比過去省油多了(一個脫口秀說道,風行一時的Volkswagen bus一加侖只能跑七英哩,how amazing!)。這樣加加減減,現在的人真的有花比較多的錢在汽油上嗎?或是這樣問,油錢佔支出的比例,有比過去的人多嗎?

答案是,我也不知道。這是一個簡單的計算題,我也相信在某個角落,有人正在計算,等著發表paper。就心理學上來看,逐次漲價的影響遠不如一次的漲足,就像是慢火煮青蛙。但是細心的思考,其實結果是一樣的,都是被煮熟了。

Aug 1, 2005

百萬分之一

這就是緣分!

在一個超過八百萬人的城市,超過一年沒有聯絡的朋友,意外的就在街上相遇。這種驚奇的感動,遠遠超過事前約定好的見面。短短兩三分鐘的交談,就足夠了。

這機率想必低於百萬分之一。設想兩個微小的點,在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距十公里開始做二維的random walk,試問碰撞的機率是多少?別問我,我只知道緣分讓他們昨天碰撞了。

Jul 29, 2005

守法不公

十年的全民健保,造福無數的人,尤其是一群在海外求學的學子,更加可以感受到身為台灣人可以擁有的獨特待遇。但是表面上的「福利」,卻是暗藏太多的不公。

除了養眼之外,林志玲的守法行為,暴露出台灣健保一個極端不公的現象。年薪四千萬,月繳保費604元。在這事件上,林志玲絕對不應該是被指責的對象(我對她並沒有任何好惡. She's hot? Not for me!),錯的只有被扭曲的制度及文化。濫用醫療資源的「病人」暫且不提,可以這樣「享用」健保的富人,也不是少數了。我們應該要問的是,為什麼會有產生這樣的制度?我想一句「有欠考量」是無法推卸。

台灣的稅負「正義」更是另一個凸顯社會不公的現象。近年貧富差距加速的增大,雖然不是稅租單一因素可以影響的,可是看到政府提出的「最低稅負」的制度改革,還沒有上路,就見到七折八扣(想也知道是為了什麼),這樣的處事心態,怎麼叫百姓相信社會存在公平正義。

二代健保的推出,能挽回多少?繁複的制度,沒有多少人能了解,但公平與否,每個人心中自有感受。